[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大电流非隔离式DC-DC电源老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6914.1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邹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电流 隔离 dc 电源 老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针对输出低电压大电流的非隔离式DC-DC电源的节能老化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开关电源老化测试方法是利用大功率电阻作为负载进行老化测试,电能浪费巨大。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专利技术文献,提出将节能电子负载代替耗能的电阻负载,在达到带载老化测试目的的同时将电能回馈到被老化的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以节约电能。
中国专利CN 200510062317.9公开了一种电源老化系统,见图1所示:该老化系统使用AC-DC直流供电源给所有被老化DC-DC电源供电,每个被老化电源的输出接到相应的节能电子负载,节能电子负载的输出回馈到被老化电源的输入端。这种老化方法用在一般的DC-DC电源上节能效果良好,但是用于老化测试低压大电流输出的DC-DC电源存在以下缺点:(1)老化测试系统一般分为产品区和负载区,产品区放置被老化电源,负载区放置节能电子负载,这样便于对产品区和负载区的温度进行独立的控制,于是产品输出端到电子负载输入端需要通过转接用的连接器进行连接,而且需要一段较长的导线。假如被老化电源的输出为0.8V/100A,连接器和导线上的压降将达到0.3V,则连接器和导线上损失的效率将达到0.3/0.8=37.5%。(2)节能电子负载的输入电压很低,输入电流很大,这样的节能电子负载的效率往往只有50%左右,其他50%的能量都将消耗在节能电子负载的内部,这给节能电子负载的热设计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3)考虑到线路效率损耗和节能电子负载本身损耗,整个节能老化测试系统的效率只有31%左右。(4)每一个被老化电源都需要一个节能电子负载,成本较高。这种方法相对于购买节能电子负载的成本,节省的电很少,导致设备回收年限很长,往往需要近10年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中国专利CN 200720179067.1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节能老化设备,文中提到了将多个被老化电源的输出端串联起来后接到节能电子负载,这样,多个被老化电源共用一个节能电子负载,效率高、成本低。但是,其提到的将被老化电源输出串联的方法应用于输入输出非电气隔离的DC-DC电源老化测试系统中却无法实现。原因图2所示,由于被老化电源是非隔离的,即被老化电源的输入“-”和输出“-”是连在一起的,而每个被老化电源的输入“-”又是共同接到AC-DC直流供电电源的“-”端,如果将被老化电源1和2串联起来,即被老化电源2的“+”端和被老化电源1的“-”端连接,则相当于将被老化电源2的“+”端和“-”端相连,即被老化电源2的输出短路。
综上所述,现有专利文献中提到的老化方法并不适用于低压大电流非隔离式DC-DC电源的老化,而这种电源,比如VRM(电压调节模块)大量使用于通讯电源系统以及数字处理服务器系统中,产量很大,迫切地需要有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节能老化测试设备以解决传统方法老化过程中耗电量大、发热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节能的低压大电流非隔离式DC-DC电源老化方法,它可以高效地老化测试低压大电流非隔离式DC-DC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低压大电流非隔离式DC-DC电源老化方法是在AC-DC直流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设置前端电压转换单元,将AC-DC直流供电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与其电气隔离的多路输出电压,多路输出电压分别接到多个被老化DC-DC电源的输入端,将被老化DC-DC电源的输出电压串联之后得到的电压经过能源回收单元变换到变换成与AC-DC直流供电电源相同的直流电压输出,并接至前端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AC-DC直流供电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为48V。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通过前端电压转换单元、被老化电源、以及能源回收单元的组合,实现了对低输出电压、大输出电流的非隔离式DC-DC电源的高效率老化测试,可使被老化电源输出功率的80%以上得到回收利用,节能效果非常良好,填补了业界空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之一的原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之二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前端电压转换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能源回收单元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体特性物探测量的方法
- 下一篇:警用应急组合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