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合金表面直接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6479.2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0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邵忠财;胡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36 | 分类号: | C23C18/36;C23C18/18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王东煜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表面 直接 化学 镀镍磷 合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及镁合金化学镀前处理工艺的酸洗活化配方和化学镀液配方,具体涉及镁及镁合金无铬无氟的酸洗活化配方和在化学镀液中沉积镍磷合金的配方。用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镁是地壳中排位第六的富有元素,其蕴藏量为2.77%,在镁合金具有应用价值起,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与其他结构材料相比,镁合金具有诸多的优良性能,如密度低、比刚度和比强度高、减震性好、电磁屏蔽与抗干扰能力优异、抗辐射、摩擦时不起火花、热中子捕获截面小、切削加工性能和热成行性好。对煤油、汽油和矿物油具有化学稳定性,易回收等。故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器、国防军工、交通、通信、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镁合金提炼加工技术的发展,镁及镁合金成为继钢铁和铝合金后的第三类金属结构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时代金属”。
尽管如此,镁及镁合金即便在大气环境下,因自身化学性质活泼、不稳定,极易发生腐蚀,导致其使用条件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除了研究提高镁合金自身的抗腐蚀能力外,还着手对其表面进行了处理,如电镀、转化涂层、氢化物涂层、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热喷涂层、气相沉积、离子注入和化学镀等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镁合金的抗腐蚀能力,这些处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其中镁合金化学镀镍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镀层以镍磷合金为主,抗腐蚀性能好,经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强的耐磨性。
如果将钢铁的处理方法用在镁合金上进行化学镀,那么镁合金在进入高温溶液后会发生强烈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置换的镍层与镁基体构成了微观腐蚀电池结构,从而加速了镁基体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速度,尤其是在含SO42-、Cl-、NO3-等极性较强的阴离子溶液中。目前,镁及镁合金化学镀镍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①经酸洗活化后,浸锌(铝)或二次浸锌(铝),然后再化学镀镍。②经除油、酸洗等前处理工序后,对镁合金进行化学转化膜处理或微弧氧化处理,采用钯盐活化后,进行化学镀镍。③经除油、酸洗等前处理工序后,在镁合金表面进行置换镍处理,然后再进行化学镀镍。④经酸洗活化后,在碱性化学镀镍溶液中进行预镀镍处理,然后再进行酸性化学镀镍。⑤经铬酐酸洗,氟化氢活化后,进行化学镀镍,以上几种方法均可以在镁合金上顺利地沉积上镍磷合金,但多数的工艺流程多且复杂,镀层出现问题时,需考虑的因素多,前处理溶液中多数含有氟、铬这两种对环境和人都有危害的元素。目前,用于化学镀液中的镍盐主要有硫酸镍、硝酸镍、氯化镍,碱式碳酸镍、醋酸镍、氨基磺酸镍、草酸镍等,这些镍盐的阴离子(尤其是SO42-、Cl-、NO3-)在酸性高温条件下对镁合金的腐蚀是相当明显的,且用于镁合金化学镀镍液的缓蚀剂也是很少见的,主要是含氟的盐。所以研究出相对简单,环保,有效地减小镁合金在镀液中的腐蚀的新工艺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的技术难点,提供了一种镁及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的配方,用氢氧化镍、氧化镍、乳酸镍代替硫酸镍等对镁合金腐蚀性较大的镍盐,同时在镀液中加入了缓蚀剂,加入后能够有效的防止镁合金在化学镀镍过程中的腐蚀,所得镀层均匀细致、光亮,与基体的结合力好,耐蚀性能高,整个工艺流程是属于环保型的,该发明可用作化学预镀溶液,也可以用作对镀层质量要求较高的直接镀镍溶液。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酸洗配方为:
H3PO4 40-100ml/L,H3BO3 5-50g/L,Na4P2O7 10-50g/L,温度:
室温,时间:30s-300s.
活化配方为:
乳酸0.5-10g/L,草酸0.5-10g/L,植酸0.005-0.1g/L,柠檬酸0.5-10g/L,单宁酸:0.1-5g/L,添加剂:0.005-0.1g/L,温度:20-60℃,时间:30s-600s.
以水作为溶剂,化学镀液的工艺参数如下:
镍盐15-50g/L,络合剂15-50g/L,次亚磷酸钠15-50g/L,氟化氢铵:10-30g/L,缓蚀剂0.05-1g/L,硫脲0.0001-0.005g/L,添加剂10-50ml/L,pH=4.5-10,温度控制在8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
- 下一篇: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器台阶面的连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