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96393.X | 申请日: | 201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4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颜永年;张人佶;卢清萍;吴伯杰;陈振东;汪洋;张晓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昆仑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有限公司;颜永年 |
| 主分类号: | B21C23/02 | 分类号: | B21C23/02;B21C25/02;B21C25/04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阻尼 挤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方法,其特征为: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坯料置于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的挤压筒内,挤压轴和挤压芯轴中至少一个开始运动将坯料推入挤压筒内进行挤压,将坯料挤压成形;
步骤二:将挤压筒(1)连同其内部的挤压成形件、挤压轴、挤压芯轴与挤压机上相应连接的零部件分离;
步骤三:将挤压筒(1)连同其内部的全部结构一起推出挤压机;
步骤四:将芯筒子件(11)及其内部的挤压成形件一起从承载筒体(12)中沿轴向推出,从而将芯筒子件(11)及其内部的挤压成形件与承载筒体分离;
步骤五:将相互贴合的各个芯筒子件(11)相互分离;
步骤六:将挤压成形件从分离状的各个芯筒子件(11)中取出。
2.一种用于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方法中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为:包括挤压筒(1)、挤压轴(2)和挤压芯轴(3);其中挤压筒(1)包括至少两个沿母线剖分的且轴向侧壁相互贴合的可分离式芯筒子件(11)、承载筒体(12)、加热元件(13)、隔热板(14)和钢丝层(15),各芯筒子件(11)的轴向侧壁相互贴合,组合形成中空截头圆锥,若干预热孔(16)设置在各芯筒子件上,加热元件(13)固设于该预热孔(16)内,承载筒体(12)圆周侧壁上固设有若干隔热板(14),承载筒体(12)内壁为与各芯筒子件(11)组合形成中空截头圆锥面配合的锥面;承载筒体(12)外壁上紧密缠绕有钢丝层(15),挤压轴(2)和挤压芯轴(3)均轴向置于挤压筒(1)内,挤压轴(2)与挤压芯轴(3)至少一个可进行轴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是:各芯筒子件(11)形成的筒体内壁的母线为非直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芯筒子件(11)个数为2~4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载筒体(12)内侧壁上的隔热板(14)为具有设定抗压强度的陶瓷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板固设于承载筒体内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板(14)固设于承载筒体(12)外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挤压芯轴(3)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状外凸的阻尼节(31)。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挤压轴(2)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状外凸的阻尼节(31)。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芯筒子件(11)的内壁上设有环状内凹的阻尼节(31)。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芯筒子件(11)内壁设有环状降温带(4)。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是:位于逆于被挤压件的挤出方向上设有阻尼力(F)。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分离筒-阻尼挤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芯筒子件(11)外壁和承载筒体(12)内壁间的锥度为1∶800~1∶2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昆仑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有限公司;颜永年,未经苏州昆仑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有限公司;颜永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3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生TiCr2表面复合金属磨盘
- 下一篇:环锻件外圆表面唛头喷印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