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倒车障碍物测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96366.2 | 申请日: | 201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6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袁中;张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G01S13/08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徐晖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倒车 障碍物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倒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倒车障碍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司机需全面顾及各方位的操作,难度加大,倒车时及时发现后面障碍物是其中之一。现在对于消除驾驶员的后顾之忧,提高倒车、停车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面,汽车倒车技术有明显的提高,现在的倒车雷达系统基本配备到所有汽车上,通过汽车后保险杠上安装的探头测量障碍物的距离,但是由于探头个数的限制,汽车后保险杠上现在最多只有4个探头,然后通过几个探头测量的距离使用三角算法,计算得出来的距离值,这个计算值并不完全准确,所以在汽车内部现实的距离精度不是很完善。在比较狭窄的空间中倒车,非准确的计算值还是有可能导致汽车碰到障碍物。现有的测量装置的车后障碍物距离的测量方式,是通过两个探头的测量距离,但由于无法知道角度a和b,这样通过三角计算法计算出来的距离与实际距离还是有一定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准确捕捉车后障碍物位置,并且准确判断障碍物距离的汽车倒车障碍物测量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倒车障碍物测量装置,包括探头,所述的探头安装在后保险杠上,探头设置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探头设置为在后保险杠上可移动的结构,探头与倒车雷达模块连接,倒车雷达模块与距离显示单元连接。
所述的倒车雷达模块与换挡机构连接,探头设置为在保险杠上从后保险杠左侧向后保险杠右侧往复移动的结构。
所述的后保险杠上设置凹下的导槽,导槽的一端部安装电机,另一端部设置柱栓,电机和柱栓上套装传送带,所述的探头与传送带内侧的一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导槽在后保险杠上设置为水平布置的长条状凹槽结构,所述的电机设置为正转反转交替进行的结构。
所述的导槽的两端部各安装一个电机,所述的传送带套装在两个电机上。
所述的导槽内腔的截面设置为“G”字型结构,所述的探头截面设置为“士”字型结构,所述的探头嵌装在导槽内腔的“G”字型结构内。
所述的导槽内的探头设置2-5个。
所述的探头的最佳个数为设置3个。
所述的距离显示单元为显示屏幕,显示屏幕设置在驾驶室的仪表板上。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1、成本较低,只需增加电机驱动探头移动,即可达到准确测量车后障碍物的确切距离的目的。
2、提高倒车的安全性,降低用户的损失和危险。
3、倒车距离显示的精度增强,准确性提高,使得驾驶员对其信任度提高,倒车更加顺利,安全。
4、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整车倒车的智能性,加强狭小空间内操作汽车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汽车倒车障碍物测量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汽车倒车障碍物测量装置测量障碍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汽车倒车障碍物测量装置的控制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后保险杠;2、探头;3、导槽;4、电机;5、倒车雷达模块;6、传送带;7、换挡机构;8、距离显示单元;9、后保险杠左侧;10、后保险杠右侧;11、柱栓;12、障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汽车倒车时的障碍物测量装置,包括探头2,所述的探头2安装在后保险杠1上,探头2设置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的探头2设置为在后保险杠1上可移动的结构,所述的探头2与倒车雷达模块5连接,倒车雷达模块5与距离显示单元8连接。
所述的倒车雷达模块5与换挡机构7连接,所述的探头2设置为在保险杠1上从后保险杠左侧9向后保险杠右侧10往复移动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