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旱地甘薯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6111.6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9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太平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13/02;C05F15/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建伟 |
地址: | 048000 山西省晋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地 甘薯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旱地甘薯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且具有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目前我国的甘薯种植面积保持在620万公顷左右,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4位,其中旱地甘薯占到40%左右。传统旱地甘薯栽培多是在土壤中育苗,栽培前几天开始整地施肥,使土壤中本不多的水分很快蒸发,且土壤不能充分吸收肥料,栽培时种苗株距差异较大,影响了甘薯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旱地甘薯栽培方法不合理、产量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产量高、省时省力的旱地甘薯栽培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旱地甘薯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a、三月下旬将动物粪便与粉碎的农作物秸秆按照1∶3~4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成垫料;
b、在育苗床上铺30~50厘米高的垫料,挤压后按照25~30千克/平方米的比例洒人类粪便,然后加8~12厘米高的河砂;
c、按照20~25千克/平方米的比例在河砂上洒水,将种甘薯均匀置于河砂上,以常规方法喷洒多菌灵喷雾消毒,在种甘薯上盖6~8厘米高的河砂,再按照8~10千克/平方米的比例洒水;
d、用塑料薄膜遮盖育苗床并控制塑料薄膜内温度:出芽前为29~32℃,出芽后为25~28℃,待甘薯芽长至20~30厘米高时即为种苗;
2)整地施肥:三月下旬雨后,按常规方法施腐熟农家肥1300~1500千克/亩后将土地翻耕整平,以50~60厘米的行距制成划行,顺行施钾肥后覆盖高度为10~15厘米的土,再次整平后用薄膜覆盖;
3)栽培: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在薄膜上穿直径为0.8~1.2厘米,深度为10~12厘米的孔栽培种苗,株距为30~33厘米,常规方法洒水后土封种苗,查苗补苗,除草,收获。
其中所述的钾肥为草木灰或硫酸钾,其中草木灰为6~7千克/亩,硫酸钾为20~25千克/亩。
所述的薄膜为50厘米宽的微薄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育苗床上铺设垫料,一方面为种苗的生长提供营养,另一方面垫料发酵时放出热量,满足种苗生长温度,同时以河砂代替土壤可保证育苗床的良好通风和种苗的快速生长,本发明育苗方法出苗率达90%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了近30%。
2)本发明方法先施农家肥再将土地翻耕整平,使土壤充分覆盖农家肥,保持了农家肥中的水分,又使农家肥在无氧条件下充分腐烂被土壤吸收,然后在划行中施钾肥,既能保证甘薯生长所需,又节约了钾肥,减轻了薯农的劳动强度;
3)本发明方法采取合理的株距和薄膜栽培,维持旱地的水分和营养,经试验平均每株产量1.74公斤,亩栽4000株,亩产近7000公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旱地甘薯的产量,且生产的甘薯属绿色的无公害甘薯,口味鲜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育苗:a、三月下旬将动物粪便与粉碎的农作物秸秆按照1∶3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成垫料;
b、在育苗床上铺设30厘米高的垫料,挤压后按照25千克/平方米的比例洒人类粪便,然后再加8厘米高的河砂;
c、按照20千克/平方米的比例在河砂上洒水,将种甘薯均匀置于河砂上,以常规方法喷洒多菌灵喷雾消毒,在种甘薯上盖6厘米高的河砂,再按照8千克/平方米的比例洒水;
d、用塑料薄膜遮盖苗床并控制塑料薄膜内温度:出芽前为29℃,出芽后为25℃,待甘薯芽长至20厘米高时即为种苗;
2)整地施肥:三月下旬雨后,按常规方法施腐熟农家肥1300千克/亩后将土地翻耕整平,以50厘米的行距制成划行,顺行按照6千克/亩的比例均匀撒草木灰,在草木灰上覆盖10厘米高的土,整平后用50厘米宽的微薄膜覆盖;
3)栽培:四月下旬,在薄膜上穿直径为0.8厘米,深度为10厘米的孔栽培种苗,株距为30厘米,常规方法洒水后土封种苗,查苗补苗,除草,收获。
实施例2
1)育苗:a、三月下旬将动物粪便与粉碎的农作物秸秆按照1∶3.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成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太平,未经吴太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猪肉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玉米种下条状补水多功能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