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监测技术组件能效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5967.1 | 申请日: | 201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9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T·S·图恩;N·A·G·古埃瓦拉;F·A·因埃斯特罗扎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森哲环球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2 | 分类号: | G06F1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姜彦 |
| 地址: | 瑞士沙***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监测 技术 组件 能效 系统 | ||
1.一种用于监测技术组件的能效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监测技术组件,以确定所述技术组件的当前功耗值和所述技术组件的当前工作状态;
由所述处理器确定与所述技术组件的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相对应的基线功耗值;
由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当前功耗值是否在所述基线功耗值的阈值内;以及
如果所述技术组件的当前功耗值不在所述基线功耗值的阈值内,则由所述处理器向用户的设备提供提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处理器确定与所述技术组件的所述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基线功耗值进一步包括:向基线功耗模型应用所述技术组件的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的描述符,以获取与所述技术组件的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相对应的所述基线功耗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技术组件的基线功耗模型包括与所述技术组件的多个工作状态中的每个工作状态的描述符相关联的基线功耗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工作状态包括在线状态、离线状态或启动状态中的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阈值包括针对所述工作状态的、所述技术组件的基线功耗值的可接受方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醒包括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消息、录制的语音消息或即时消息中的至少一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由所述处理器向所述用户的所述设备提供图形化界面,其中在所述技术组件的当前功耗值不在所述基线功耗值的阈值内的情况下,所述图形化界面包括向用户提醒所述技术组件的可视化指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技术组件包括服务器、功率输送单元或冷却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线功耗值包括能够替换所述技术组件的最高能效技术组件的功耗值。
10.一种用于监测技术组件的能效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监测技术组件,以确定所述技术组件的当前功耗值、当前工作状态以及当前利用率值;
由所述处理器确定与所述技术组件的当前工作状态和当前利用率值相对应的基线功耗值;
由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当前功耗值是否在所述基线功耗值的阈值内;以及
如果所述技术组件的所述当前功耗值不在所述基线功耗值的阈值内,则由所述处理器向用户的设备提供提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向基线功耗模型应用所述当前利用率值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以获取与所述技术组件的所述当前利用率值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相对应的所述基线功耗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技术组件的所述基线功耗模型包括与所述技术组件的多个工作状态中的每个工作状态和多个利用率值中的每个利用率值相关联的基线功耗值。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阈值包括针对所述工作状态和所述利用率值的、所述技术组件的所述基线功耗值的可接受方差。
14.一种用于监测技术组件的能效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识别技术组件的基线功耗模型,所述基线功耗模型包括描述多个工作状态的多个工作状态描述符以及多个基线功耗值,其中每个工作状态描述符与基线功耗值相关联;
由所述处理器监测所述技术组件的当前工作状态和当前功耗值;
由所述处理器向所述基线功耗模型应用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的描述符,以获取与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的描述符相关联的所述基线功耗值;
由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当前功耗值是否在所述基线功耗值的阈值内;以及
如果所述技术组件的当前功耗值不在所述基线功耗值的阈值内,则由所述处理器向用户的设备提供提醒。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由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基线功耗值的阈值,其中所述阈值描述了针对所述工作状态的、所述技术组件的基线功耗值的可接受方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森哲环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埃森哲环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59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理感知电子装置及其服务系统
- 下一篇:薄型人工晶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