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多波束测探系统及其探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5895.0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韦岗;陈庭柱;曹燕;宁更新;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5/08 | 分类号: | G01S15/08;G01S7/53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波束 测探 系统 及其 探测 方法 | ||
1.一种水下多波束测探系统,包括微机控制系统(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总线接口与微机控制系统(1)连接的声波发射系统(2)和声波接收检测系统(3),所述声波发射系统(2)设置有多个单一发射基元(8),每个单一发射基元(8)包含多个谐振频率不同的发射换能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多波束测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发射系统(2)还包括发射控制处理中心(5),微机控制系统(1)通过第一总线接口(4)连接发射控制处理中心(5)的输入端;发射控制处理中心(5)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接口(6)与多个单一发射基元(8)相连,多个单一发射基元(8)用于频率码的同步传输,发射控制处理中心(5)还通过第二接口(7)与多个单一发射基元(8)相连,用于地址码的同步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多波束测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接收检测系统(3)包括接收控制处理中心(11)、与接收控制处理中心(11)连接的信号预处理模块(10)、高速存储器(12)、波束形成模块(13)、回波时频同步估计模块(14),接收控制处理中心(11)通过第二总线接口(15)与微机控制系统(1)连接,多个信号预处理模块(10)各自连接有用以接收水底反射回波的接收换能器阵列(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多波束测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一发射基元(8)按等间距排列组成均匀发射线阵,并沿船底龙骨布设;所述接收换能器阵列(9)采用等间距的水声换能器组成的均匀线阵并沿垂直船底龙骨方向布设。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多波束测探系统的测探方法,所述声波发射系统(2)和声波接收检测系统(3)均具备“扫频选频”和“跳频测深”两种工作模式,其特征在于:该测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在“扫频选频”模式下,微机控制系统(1)从声波发射系统(2)发射的扫频水声信号筛选出受衰减和干扰影响较小的频点;
步骤2:在“跳频测深”模式下根据步骤1筛选出的频点发射水声跳频探测信号,声波接收检测系统(3)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对各波束角度下的接收信号进行时频分析,从而捕获到与发送出的探测信号跳频规律相一致的回波信号;
步骤3:将步骤2捕获的时间作为该波束角度下的回波到达时间进行深度值的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多波束测探系统的测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下列过程:
步骤11:微机控制系统(1)向声波发射系统(2)的发射控制处理中心(5)和声波接收检测系统(3)的接收控制处理中心(11)发送控制指令,使测探系统进入“扫频选频”工作模式,并同时传送此阶段必须的跳频参数;
步骤12:“扫频选频”模式下,发射控制处理中心(5)在跳频带宽允许的频率范围内按照跳频间隔的要求生成频点集合和对应的频率码集合,并将各频率码与相应的发射换能器(21)地址码分组,再按分组次序将频率码和地址码发送给单一发射基元(8);单一发射基元中(8)根据频率码产生不同频率的信号,再根据地址码将信号送入指定的发射换能器(21)进行发射;带有扫频特性的声波信号连续发送至水下并经水底反射后由声波接收检测系统(3)接收;
步骤13:声波接收检测系统(3)的接收换能器阵列(9)接收回波信号,并由信号预处理模块(10)进行相关的放大滤波和采样,然后接收控制处理中心(11)将离散的各路采样数据按时间先后进行存储,并指示波束形成模块(13)取出采样数据进行波束形成,并存储波束形成模块(13)波束形成后输出的带有角度、幅度和时间信息的时间片;在波束形成进行的同时,接收控制处理中心(11)指示回波时频同步估计模块(14)对波束形成模块(13)输出的同波束角度下时间片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频域分析,并通过门限比较输出超过阀值的频点,并将这些频点信息传回给接收控制处理中心(11)进行保存;接收控制处理中心(11)把得到的不同波束角度下保存的频点集合以及频点所对应的幅度信息传送给微机控制系统(1)进行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58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扩展的多频点卫星导航信号模拟器
- 下一篇:探伤系统及探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