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进给传动链分布中心共线传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5479.0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伟;郭维新;南文虎;王宏;代晓进;赵俊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机床厂 |
主分类号: | B23G1/52 | 分类号: | B23G1/52;B23Q5/34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给 传动链 分布 中心 共线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床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床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机床中的双联齿轮主要用于变速,多用于滑移齿轮和定齿轮组来实现变速,在多刀管螺纹数控加工机床中,刀架在平旋盘中做径向进给运动的传动链末端必须随平旋盘转动。即径向进给传动链的下半段的各传输轴其轴线必须与主轴平行但又分布在以主轴轴线为圆心的同圆上。
在数控多刀管螺纹车床的设计中,需要有六个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径向进给链下半段传动轴,这六个轴的轴线工作时与机床主轴同步转动,而进给传动链上半段的传动轴的轴线必须固定不动。在数控多刀管螺纹车床的设计中必须解决如何将进给传动链的上、下半段用简洁的方法衔接起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路进给传动链分布中心共线传动系统。通过设计了三层空套双联齿轮组,解决了进给传动链上、下半段的衔接问题,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数控多刀管螺纹车床的进给传动链中的传动轴廻转部分与传动轴固定部分的衔接,以及三条传动链相互之间不发生干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路进给传动链分布中心共线传动系统,包括有主旋转轴(21),其主要特点是在旋转轴(21)上设有第一双联齿轮(5),旋转轴(21)与第一双联齿轮(5)之间设有第一轴承(4);第一动力输入轴上设有的齿轮(8)与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5)的输入齿轮(5-1)啮合;第一动力输出轴(23)上的齿轮(20)与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5)的输出齿轮(5-2)啮合。
所述的多路进给传动链分布中心共线传动系统,还包括有在第一双联齿轮(5)上设有第二双联齿轮(11),第一双联齿轮(5)与第二双联齿轮(11)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0);第二动力输入轴(28)上设有的齿轮(25)与所述的第二双联齿轮(11)的输入齿轮(11-1)啮合;第二动力输出轴(27)上的输出齿轮(26)与所述的第二双联齿轮(11)的输出齿轮(11-2)啮合。
所述的多路进给传动链分布中心共线传动系统,还包括有在第二双联齿轮(11)上设有第三双联齿轮(13),第二双联齿轮(11)与第三双联齿轮(13)之间设有第三轴承(14);第三动力输入轴(32)上设有的齿轮(29)与所述的第三双联齿轮(13)的输入端齿轮啮合,第三动力输出轴(31)上设有的齿轮(30)与所述的第三双联齿轮(13)的输出端齿轮啮合。
所述的多路进给传动链分布中心共线传动系统,还包括有在所述的输出齿轮(5-2)、输出齿轮(11-2)、第三双联齿轮(13)的输出端齿轮上分别啮合有与第四动力输出轴(32)上设有的齿轮(33)、第五动力输出轴(34)上设有的齿轮(35)、第六动力输出轴(37)上设有的齿轮(38),其轴心线设于与第一动力输出轴(23)、第二动力输出轴(27)、第三动力输出轴(31)的轴心对应方向的180度处。
所述的多路进给传动链分布中心共线传动系统,还包括有所述的第一动力输出轴(23)轴心线、第二动力输出轴(27)轴心线、第三动力输出轴(31)轴心线、第四动力输出轴(32)轴心线、第五动力输出轴(34)轴心线、第六动力输出轴(36)轴心线同圆且与主旋转轴(21)轴心线平行。
所述的多路进给传动链分布中心共线传动系统,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5)为输入齿轮(5-1)与输出齿轮(5-2)通过键(6)与第一支撑套(18)连接;第二双联齿轮(11)为输入齿轮(11-1)与输出齿轮(11-2)通过键(11-3)与第二支撑套(19)连接。
所述的多路进给传动链分布中心共线传动系统,还包括有在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5)与第二双联齿轮(11)之间设有第一滚珠保持架(9);第二双联齿轮(11)与第三双联齿轮(13)之间设有第二滚珠保持架(12)。
所述的多路进给传动链分布中心共线传动系统,还包括所述的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10)、第三轴承(14)为滚针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数控多刀管螺纹车床的进给传动链中的传动轴廻转部分与传动轴固定部分的衔接,以及三条传动链相互之间不发生干涉的问题,实现了相互独立的传递运动,同时有效的减小主轴箱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B-B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机床厂,未经兰州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5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油喷嘴喷孔内孔口电解加工方法及所使用的电解夹具
- 下一篇:数控管子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