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5186.2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弘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G11/00 | 分类号: | B27G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工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具加工领域中,以板材为主的家具,经过锯切的表面往往需要通过封上一条封边带,令其表面光滑、具有防潮功能,而封边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涂胶质量。而现在常用的涂胶方法中采用的涂胶装置,由于其胶门不可以自动开合,所以在加过程中不方便,并且由于粘胶长时间的粘在胶门的边缘上,胶门边缘上的粘胶会越积越多,从而涂胶轴上的胶水不均匀,甚至堵塞而影响涂胶效果,导致大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由此,提供一种能有效的确保涂胶效果、具有自动开合胶门的涂胶装置成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胶装置,该涂胶装置的胶门可以自动开合,并且可以保证良好的涂胶效果,减少产品的损耗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胶装置,用于对待加工的木板涂胶,包括溶胶盒、涂胶盒、涂胶轴、胶门和固定在所述涂胶盒上的顶盖,其中所述胶门的一端与所述涂胶盒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涂胶轴绕其轴线旋转,其一端穿过所述涂胶盒与所述顶盖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溶胶盒连接,其中该涂胶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胶门自动开合的胶门控制装置,在所述胶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的所述胶门可在所述涂胶盒内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胶门控制装置包括汽缸和联杆,其中所述汽缸固定在所述顶盖体上,所述联杆的一端与所述汽缸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胶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涂胶装置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汽缸行程的第一调节构件和第二调节构件;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顶盖上,其另一端为指向联杆的自由端;所述第二调节构件设置在所述顶盖上,其另一端为指向联杆的自由端,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构件与于所述第二构件位于所述联杆的异侧。
进一步地,所述涂胶轴的外径上设置有将胶从所述溶胶盒带到所述涂胶盒的螺旋滚花。
进一步地,所述涂胶装置上还设置有限定所述待加工的木板与所述涂胶轴之间间距的导向器。
进一步地,所述涂胶装置上还设置有行程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涂胶轴与所述待加工的木板相切时具有相同方向的速度,且所述胶门与所述导向器位于所述涂胶轴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涂胶盒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胶门刮下来的胶水回流到所述溶胶盒的回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第二调节构件都为调节螺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涂胶装置,具有自动开合的胶门,所以在加工木板时,可以大大提高加工的效率;通过该胶门的自动开合,粘胶通过涂胶轴涂在木板上,并且可以通过自动开合的胶门控制涂胶轴上粘胶的厚度,以达到需要的粘胶程度;由于该自动开合胶门在开启的瞬间其腔内的压力大于外侧的压力,所以在开启的瞬间,在压力的作用下可将胶门边缘的粘胶冲掉,使粘胶不会长时间粘在胶门边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涂胶质量,提高了合格产品的生成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涂胶装置一种实施例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涂胶装置另一种实施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涂胶装置包括溶胶盒13、涂胶盒2、涂胶轴1、胶门3和固定在所述涂胶盒上的顶盖6;其中胶门3的一端与涂胶盒2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该自由端与涂胶轴1相接触,则胶门3闭合;该自由端与涂胶轴1相离,则胶门3开启;该涂胶轴1绕其轴线逆时针旋转,其一端穿过涂胶盒2固定在顶盖6上,其另一端与溶胶盒13相连接,用于将溶胶盒13内的胶水传递到涂胶盒2内,以进行下一步涂胶的操作;其中该涂胶装置还包括控制胶门3自动开合的胶门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弘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弘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5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