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榧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4688.3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葛林梅;郜海燕;陈杭君;穆宏磊;陶菲;毛金林;房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36 | 分类号: | A23L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沈伾伾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榧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的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坚果类香榧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香榧(Torreya grandis cv merrilli)属红豆杉科、榧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300余年的栽培历史。香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香榧果仁中含有50%左右油脂,其中以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总脂肪的78.4%以上,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软化血管、预防冠心病、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等药用价值,并兼有保健、美容等功效。由于香榧风味香且营养价值高,长期以来销售价格居高不下,被山区农民称为“摇钱树”,亦是地方林产品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香榧中所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加工过程发生氧化酸败,致使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其实质是不饱和脂肪酸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氧气、水、热等的影响,逐渐水解和氧化,从而变质酸败,生成油脂酸败特征的醛、酮、醇、碳氢化物、环氧化物及酸之类低分子物质,这些低分子物质也可经聚合作用生成深色、有毒的聚合物;同时还会促使色素、香味物质和维生素氧化,导致香榧品质的下降。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茶多酚中的酚羟基具有提供H+质子的能力,能够捕获油脂在自动氧化中所形成的自由基,从而中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抑制油脂和含油食品脂肪的氧化,故而是化工合成的抗氧化剂—BHA(丁基-4-羟基苯甲醚)、BHT(二丁基羟基甲苯)、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和PG(没食子酸丙酯)的替代品。因此,茶多酚已被广泛应用于油脂类、腌腊品、肉类制品及油炸食品的抗氧化保鲜。
加工厂家对香榧的传统炒制工艺流程为:原料→漂洗→第一次炒制(大火快炒,目的是将香榧炒熟)→调味液浸泡(调制香榧口味)→第二次炒制(缓火慢炒,目的是将浸泡后的香榧炒干)→冷却、包装→成品。但该工艺中各个环节标准的掌握差异很大,炒制的温度和时间完全凭操作人员的经验而定。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以往香榧加工过程中,其酸价和过氧化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其中,第一次炒制和浸泡两道工序过后,酸价分别是前道工序的3.69倍和1.56倍,过氧化值分别比前道工序增加了80.22%和73.17%,说明第一次炒制的长时间高温环境和浸泡过程中香榧果仁含水量的快速增加及水中溶解氧的作用,导致了香榧果仁内不饱和脂肪酸的快速氧化酸败(见附图1、2),因此,第一次炒制和浸泡两工序是香榧传统加工工艺中急待改进的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香榧传统炒制加工过程中,第一次炒制的长时间高温环境和浸泡过程中果仁含水量的增加及水内溶解氧的影响,造成不饱和脂肪酸的水解酸败、氧化酸败和产品质量的快速下降及最终导致货架期短(4-6个月)的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便、易行,能有效抑制香榧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快速下降,提高抗氧化能力,使贮藏期、货架期可延长至8-10个月的香榧加工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香榧的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原料准备:采摘成熟香榧带皮堆沤,去假种皮后,种子再次堆沤后熟后,清洗,采用水漂浮法筛选出颗粒饱满者,晒干后备用;
(2)调味液的配制与去氧处理:将食用盐与水按重量2∶100比例配制成调味液;将该液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10分钟后,按该液重量0.05%~0.15%加入茶多酚,搅匀、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3)原料的炒熟:将步骤(1)原料用200-250℃大火炒制20-25min至熟;
(4)原料的调味与炒干:将炒熟后的香榧与步骤(2)调味液按重量1∶2比例混合、浸泡10-15min,捞起、沥干;再用120-150℃温火炒制30-35min至果面干燥、种仁微黄、容易脱衣时起锅;
(5)产品的包装、贮藏:将炒干后香榧冷却、称量、装PE/Al/PE复合膜袋、抽真空、封口后销售或贮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改进了香榧的传统加工工艺,将第一次炒制工艺由原来的300℃、炒制30-45min,改进为200-250℃、炒制20-25min,使原本极易导致油脂氧化的高温炒制时间缩短了2/5左右,并节省了大量的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46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穗柯发酵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凝胶性浒苔多糖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