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系统联合组网时的信号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4669.0 | 申请日: | 201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石蕊;高卓;索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B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联合 组网 信号 传输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联合组网时的信号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市场的驱动下,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在包括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在内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逐渐成熟并进入商用发展阶段的同时,技术的演进和对新一代系统的展望已经开始。3GPP关于长期演进(LTE)的工作正是技术在后3G时期向前演进发展的典型代表,其技术研究、系统标准化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的过程,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LTE系统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双工方式,采用了两种十分近似但在细节处却各有特点的帧结构,即Typel FDD帧结构和Type2TDD帧结构,实现了系统在两种双工方式下各自的优化设计。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又保证了LTE整体产业的规模与利益。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Type2LTE TDD帧结构和系统设计参考及继承了TD-SCDMA系统的设计思想,因此被看做TD-SCDMA在LTE中的演进而称为时分长期演进(TD-LTE)。
TD-SCDMA系统中的无线帧长度为10ms,由两个长度为5ms的子帧构成,如图1所示。
TD-SCDMA系统中的子帧由一个下行广播时隙(TS0)、三个特殊时隙(下行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隙(GP)以及上行导频时隙(UpPTS))和6个数据时隙(TS1、TS2、...、TS6)构成。其中广播时隙以及数据时隙的时间长度均为675us,DwPTS和GP的长度均为75us,UpPTS的长度为125us。为了避免上下行时隙间的干扰,其下行时隙至上行时隙的切换点需要GP,该GP的时长等于电磁波传播2倍小区半径所经历的时间,即TGP=2*RCELL/C,其中RCELL表示小区半径,C表示空气中的光速(约为3×108米/秒)。
TD-SCDMA系统中的一个子帧中,TS0、TS6以及DwPTS固定为下行传输,UpPTS以及TS1固定为上行传输,这样对于TD-SCDMA来说共支持如下几种上下行时隙比例配置:
表1
TD-LTE系统中的帧结构,即Frame Structure Type 2,其无线帧长度为10ms,由两个长度为5ms的半帧构成。每个半帧包括5个长度为1ms的子帧。每个半帧中的第二个子帧可能为特殊子帧(取决于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其它子帧为常规子帧。常规子帧由两个长度为0.5ms的时隙构成;特殊子帧由DwPTS、GP以及UpPTS三个域构成,每个域的长度可灵活配置,三个域的总长度为1ms。
具体参见附图2所给出的示例。如图2的帧结构中,子帧0、子帧5以及DwPTS固定为下行传输,其中DwPTS与其它常规下行子帧相同,可以传输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PHICH)以及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同时DwPTS中还包括用于小区初搜的主同步信号。UpPTS以及特殊子帧之后的子帧固定为上行传输,其中UpPTS仅仅可以传输format 4的前导序列(Preamble format 4)以及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RS)。
一个常规子帧的样点数目为30720(以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为2048计算),按照循环前缀(CP)的长短不同分为两种配置:常规CP和扩展CP,这里的CP作为循环前缀可以有效避免符号间的干扰;一个常规子帧中包含的符号个数以及每个符号对应的CP长度如下表所示:
表2
表2中以一个时隙进行描述,前后两个时隙配置相同。
特殊子帧中DwPTS/UpPTS中的符号个数取决于特殊子帧的配置,其符号配置与常规子帧对应的符号相同。
TD-LTE支持7种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包括5ms和10ms的下行转为上行的切换点周期,如下表3所示:
表3
表3中D表示下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
5ms的下行转为上行的切换点周期表示每个5ms中存在一个下行转为上行的切换点,此时在每一个半帧中都存在一个特殊子帧。目前有4种配置支持5ms的下行转为上行的切换点周期,其中配置0~2情况下,前后两个半帧子帧分配完全相同;配置6情况下,前后两个半帧的子帧分配不同。
10ms的下行转为上行的切换点周期表示每个10ms中存在一个下行转为上行的切换点,此时在第一个半帧中存在一个特殊子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4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SM移动通信网络终端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处理源角色信息的方法和转发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