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局部数字指纹的图像拷贝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4502.4 | 申请日: | 201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3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凌贺飞;邹复好;李平;许治华;王丽云;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局部 数字 指纹 图像 拷贝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媒体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局部数字指纹的图像拷贝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信息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与此同时,多媒体数据的传播媒介也日益增多,让人们随时享受着数字生活的便利,但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广泛地版权侵犯、非法复制与分发、篡改,以及数据信息的泄密等。因此,如何保证广大互联网用户在充分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数字内容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数字产品和网络应用面临的严峻问题。
目前针对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主要有两种方式:数字水印和拷贝检测。在对图像数字内容进行保护的领域中,拷贝检测技术相比水印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
(1)在数字图像发布之前,基于内容的图像拷贝检测技术不需要对数字图像进行任何处理,如水印技术中的水印信息嵌入,因此拷贝检测技术可以对互联网上的所有图像进行跟踪检测以判断是否发生版权侵犯;而水印技术只能对嵌入水印的版权图像进行水印检测以判断版权归属。
(2)嵌入在数字图像中的数字水印,一旦被黑客破解,数字水印的保护功能就完全失效,导致原先嵌入水印的版权作品无法判断版权归属;而基于内容的拷贝检测可以针对黑客的攻击手段,采用新的技术将互联网上的这些可疑版权的图像检测出来,从而筑起新的防线;
(3)基于数字水印的版权保护的抗攻击能力是以攻击产生的视觉失真不会被人眼感知作为极限强度,而基于内容的拷贝检测的抗攻击能力是以作品内容本身不发生改变作为极限强度,因而基于内容的拷贝检测具有更强的抗攻击能力。
同时,基于内容的拷贝检测和图像检索的研究思路大体较为相似,分为特征提取,特征索引建立和基于索引的特征匹配三个方面,但二者存在一些重要区别,主要表现在:
(1)二者的研究目的不同。图像检索是从图像库中检索具有相似视觉分类的图像,包括并不具有拷贝关系的图像;拷贝检测是从图像库中检测拷贝图像。
(2)相似图像与拷贝图像的概念不同。相似图像是指某副图像在内容上人眼主观感觉有重合性或相似性的图像;拷贝图像是原始图像经过如各种信号域或几何域的变换而得到的图像,其基本内容并没有产生改变且不影响商业应用价值。因此,相似图像不一定是拷贝图像,拷贝图像也不一定是相似图像。
目前,基于内容的图像拷贝检测技术已成为解决图像盗版追踪问题的研究热点,但是国内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很少,仅有的研究也是借鉴文档拷贝检测领域的技术或采用多媒体数字认证领域的技术,没有完全考虑图像拷贝检测的应用特点,因此国内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较少。在国际上已经发表的文献中,主要在具有抗几何失真能力的图像特征提取、大规模特征矢量的高效索引构建以及相应的快速查询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4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