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电荷泵电路的集成电路及操作该集成电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4500.5 | 申请日: | 201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3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隋彧文;林志昌;杨天骏;陈建宏;黄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高雪琴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荷 电路 集成电路 操作 方法 | ||
1.一种集成电路,包括:
一第一电流源;
一第二电流源,通过一导线电性耦接至该第一电流源;
一开关电路,耦接于该第一电流源与该第二电流源之间;
一第一电路,耦接于一第一节点与一第二节点之间,该第一节点配置于该第一电流源与该开关电路之间,该第二节点位于该导线之上,其中该第一电路用以大体平衡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上的电压;以及
一第二电路,耦接于一第三节点与一第四节点之间,该第三节点配置于该第二电流源与该开关电路之间,该第四节点位于该导线之上,其中该第二电路用以大体平衡该第三节点与该第四节点上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
该第一电流源包括一第一晶体管及一第二晶体管;
该第二电流源包括一第三晶体管及一第四晶体管;
该第一电路配置于该第一与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之间,
其中该第一电路用以大体平衡该第一与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上的电压;以及
该第二电路配置于该第三与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之间,其中该第二电路用以大体平衡该第三与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上的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该第一电路包括:
一第一放大器,耦接于该第一与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之间;以及
一第五晶体管,具有一栅极,其耦接至该第一放大器的一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该第二电路包括:
一第二放大器,耦接于该第三与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之间;以及
一第六晶体管,具有一栅极,其耦接至该第二放大器的一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还包括:
一第三电流源;
一比较器,耦接于该第二电流源与该第三电流源之间;
一控制器,耦接至该比较器的一输出端;以及
一可调电阻电路,耦接至该控制器,该可调电阻电路配置于该第一电路与该第二电路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该比较器用以比较从该第二电流源来的一第一电流以及从该第三电流源来的一第二电流以输出一信号,并以该信号触发该控制器对该可调电阻电路的一电阻值进行调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该控制器包括一计数器,该可调电阻电路包括一系列串联的电阻器与一系列串联的开关,各所述开关与对应至各所述开关的电阻器并联,其中该计数器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多个开关中的至少之一,以调整该可调电阻电路的一电阻值。
8.一种集成电路,包括:
一第一电流源;
一第二电流源;
一开关电路,耦接于该第一电流源与该第二电流源之间,其中一第一节点介于该第一电流源与该开关电路之间,以及
一第二节点介于该第二电流源与该开关电路之间;
一第一晶体管,耦接至该第一电流源,其中一第三节点配置于该第一晶体管与该第一电流源之间;
一第一放大器,耦接于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三节点之间;
一第二晶体管,耦接至该第二电流源,其中一第四节点配置于该第二晶体管与该第二电流源之间;以及
一第二放大器,耦接于该第二节点与该第四节点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电路,还包括:
一第三电流源;
一比较器,耦接于该第二电流源与该第三电流源之间;
一控制器,耦接至该比较器的一输出端;以及
一可调电阻电路,耦接至该控制器,该可调电阻电路配置于该第一放大器与该第二放大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该比较器用以比较从该第二电流源来的一第一电流以及从该第三电流源来的一第二电流以输出一信号,并以该信号触发该控制器对该可调电阻电路的一电阻值进行调整;其中该控制器包括一计数器,该可调电阻电路包括一系列电阻器与一系列开关,各所述开关与对应至各所述开关的电阻器并联,其中该计数器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多个开关中的至少之一,以调整该可调电阻电路的一电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45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及多层布线基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抗震加固钢拉杆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