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收集计量管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3768.7 | 申请日: | 201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2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庭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庭梁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B65F3/00;B65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唐忠庆;王明亮 |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收集 计量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计量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模式基本上是垃圾收集车到各居民小区收集垃圾筒的垃圾,然后清运到社区密闭式清洁站,在密闭式清洁站进行初步分选并压缩处理后,再转运到大型的垃圾转运站或者直接转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分选或者直接填埋。然后在填埋场进行计量称重,从而统计出每天全区的垃圾产量。这种垃圾收集计量模式并不能统计出每个小区、每个密闭式清洁站的垃圾产量,这样就不能满足政府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收集计量管理方法,克服现有垃圾收集计量模式不能统计出每个小区、每个密闭式清洁站的垃圾产量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垃圾收集计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每个小区里的垃圾桶进行分类编码并把包含垃圾桶编码的RFID卡(射频识别卡)粘贴到每个垃圾桶上;
2)当垃圾收集车辆来收集这些垃圾桶时,通过手持GPS(全球定位系统)读写卡器读出垃圾桶上RFID卡内的信息并结合定位信息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编码回写到RFID卡中,或者把新的编码存储到手持GPS读写卡器中,然后把垃圾桶运送至密闭式清洁站;
3)在密闭式清洁站,把垃圾桶里的垃圾倾倒到移动式压缩设备前,将手持GPS读写卡器中的信息上传到移动式压缩设备的计量称重机构中或者直接把垃圾桶放置到计量称重机构上,计量称重机构的读卡设备读取垃圾桶上的RFID卡中编码信息中的垃圾来源地名称信息或者通过垃圾桶编码匹配手持GPS读写卡器上传上来的编码信息中的垃圾来源地名称信息以区分该桶垃圾的来源,并对垃圾称重计量。
对每个垃圾桶进行分类编码时,所述编码分类的信息包括垃圾桶的序号、用途、标准体积。
所述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编码的信息包括垃圾桶的装载时间、垃圾来源地名称和垃圾桶的起始编码。
所述垃圾收集车辆为机动车或者人力三轮车。
在密闭式清洁站,所收集的垃圾桶按桶分别进行称重计量或多个同一来源地的垃圾桶同时称重计量,多个垃圾桶同时上装进行称重或倾倒到一个集中的容器内进行称重。
所述垃圾计量称重机构安装在移动式压缩设备的垃圾上装机构上或者设在料斗的提升机构上,在移动式压缩设备的垃圾上装机构上或者在料斗的提升机构上设有读卡设备或接收手持GPS读写卡器信息的装置。
所述的垃圾来源地名称信息可直接从RFID卡中读取或通过垃圾桶编码与手持GPS读写卡器上传的信息中的垃圾桶编码进行匹配,然后提取垃圾来源地名称信息。
步骤(3)中计量称重机构对垃圾桶进行称重计量时,由用户选择是否打印称重计量信息,所述打印信息包括:密闭式清洁站名称、垃圾桶编码、垃圾来源名称、垃圾种类、称重重量、称重时间。
在密闭式清洁站称重完成时,称重数据可以通过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实时上传到监控中心,形成垃圾产生量数据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统计出垃圾来源地、每个密闭式清洁站的垃圾产量,实现垃圾产量统计精确到垃圾来源地;可以实现实时查看每天每个垃圾楼的产量、每天每个清运单位的清运量、每天填埋场的填埋量等信息;结合GPS设备,还可以实时实现对清运车辆的作业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垃圾收集计量管理方法的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垃圾收集计量管理方法的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垃圾桶;2、RFID卡;3、后装式垃圾车;4、车载上装机构;5、计量称重机构;6、区管委或者区信息办;7、GPS天线;8、GPS设备;9、设施地磅称重系统;10、移动式压缩设备;11、上装机构;12、转运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垃圾收集计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根据垃圾桶1的序号、用途(例如,可回收、不可回收)、标准体积等信息对每个小区里的垃圾桶1进行分类编码并把包含垃圾桶编码的RFID卡2粘贴到每个垃圾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庭梁,未经黄庭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3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被动防撞装置
- 下一篇:体外循环辅助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