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绵状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3035.3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4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杜希文;吴名科;凌涛;孙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048 | 分类号: | H01G9/048;H01G9/20;H01M14/00;H01L51/42;H01L51/44;H01L51/4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状 量子 太阳能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太阳能电池,尤其涉及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化石型(煤、石油、天然气)能源储量的不断减少,寻找可持续、绿色无污染的替代新能源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在众多的替代能源(如核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等)中,太阳能发电无疑是最为人们所期待和有前景的能源。太阳每年照射到地球的能量为5.4×1024J左右,相当于全世界每年全部可使用能源的几万倍。与化石燃料相比,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太阳能的使用不会破坏地球热平衡,对生态保护有利;与核能相比,太阳能更为安全,其应用不会对环境构成任何污染;与水能、风能相比,太阳能的成本较低,且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因此,太阳能的利用、尤其是直接把太阳辐射转变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开发,已受到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
目前为止,世界上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经过了三代发展。第一代太阳能电池以硅为基本材料,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5%左右,占据了目前光伏电池市场的绝大比例;第二代太阳能电池,即薄膜太阳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可以达到30%左右。但这两种电池都因其价格昂贵,远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即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是目前很有希望的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相对前两代电池而言,它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作成本仅为硅太阳电池的1/5~1/10,寿命能达到20年以上。实验室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1%左右。但是十几年过去了,其转换效率仍旧在11%左右徘徊,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已相当困难。无论是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还是DSSCs的能量转化率都存在31%的极限,阻碍了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最近研究人员发现利用量子点的量子限制效应、多激子效应等独特性能,可以突破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极限,达到66%的转化效率,这引发了研究量子点太阳能电池(quantum dot solar cells,QDSCs)的热潮。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优势源于:(1)量子限制效应:当半导体颗粒尺寸与其激子波尔半径相近时,系统能带分裂为一系列离散量子能级。将量子点应用在太阳能电池上,可通过选择不同能带的材料及控制粒径的尺寸来调控其吸光波长,实现在更宽的波长范围内对太阳光的吸收利用,见Yu,W.W.;Peng,X.Angew.Chem.Int.Ed.2002,41,2368。(2)多激子效应:当半导体材料的尺度降低为量子点时,由于载流子的受限以及伴随而来的电子-空穴库伦作用增强,导致俄歇效应及其反过程碰撞离化的机会大大增加。在量子点材料中,单个光子将通过碰撞离化产生多个激子。(3)小带效应:半导体材料在量子化后会产生能带分裂的现象,在各量子点之间会产生许多细小而连续的能级,称为小带。这种能级结构可以降低热电子的冷却速率,且为热电子提供许多良好的传导和收集路径,使热电子能在较高能级处向外传出,因此可得到较高的光电压。量子点在可见光区域吸光,可以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量子点在光吸收方面的优点是由于它的量子限制效应。用量子点可以利用热电子碰撞光子产生多个空穴电子对。而且量子点有高的消光系数,它可以减少暗电流从而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总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3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