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开纤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开纤获得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2999.6 | 申请日: | 201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杜甫;孙小虎;吴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6C3/00;D06C7/02;D06C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龚敏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 玻璃纤维 方法 使用 获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开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印制电路板行业向着高频化,微小化、轻薄化的方向前行。业内越来越要求玻璃纤维布,更加扁平、含浸性更好、表面粗糙度更低、同时对玻璃纤维布的轻薄化、低透气度也越来越提出更多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玻璃纤维布的总体生产制程水平相对较低,布面的开纤处理仍然停留在简单喷嘴射流打击的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电子行业的新标准、新要求。在扁平化、透气度、含浸性、厚度、技术应用性等多项指标上,还有待提升。发明可以适用的布种不仅是市场上用量最大的7628规格、2116规格、1080规格,并向更加超薄、超轻的106、101拓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玻璃纤维布的透气度、厚度、含浸性、经纬纱宽度等主要指标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开纤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开纤获得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为下游印制电路板行业提供一种透气度更低、含浸性更好、表面粗糙度更低的玻璃纤维布的开纤技术。
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开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以喷气织机高速织造后获得未脱脂的玻璃纤维布;
步骤二,将上述未脱脂的玻璃纤维布经一组展开轮扩幅展开;
步骤三,将上述经扩幅后的玻璃纤维布经压力为5KG/cm2-100KG/cm2的连续压辊进行压延处理,并经过温度300℃-480℃的炉体快速定型;
步骤四,将上述进行过定型处理的玻璃纤维布用退浆轮卷取放入脱脂炉中,经250℃-450℃、20hrs-64hrs脱脂处理;
步骤五,将上述经脱脂处理的玻璃纤维布经过压力5KG/cm2-50KG/cm2、孔径为0.1-0.3mm、水温为25℃-85℃、振动频率25Hz-50Hz的高压射流处理、再经过10KG/cm2-100KG/cm2加压辊定型,获得表面粗糙度低、开纤度良好的玻璃纤维布;
步骤六,将上述玻璃纤维布经表面处理剂硅烷偶联剂的浸渍处理后,获得电子级玻璃纤维布。
本发明为玻璃布的开纤带来新的处理工艺,玻璃布相比较以前开纤程度更大,布面更加扁平,对于各种树脂的适应性更好,含浸性能明显提升,布面的平整度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开纤方法示意图。
1---1#展开轮;2---1#压辊组;3---2#展开轮;4---3#展开轮;5---2#压辊组;6---干燥炉区;7---脱脂炉;8---托持网带;9---1#水射流装置;10---2#水射流装置;11---1#吸水槽;12---2#吸水槽;13---3#压辊组;14---烘燥炉区;15---浸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采用上海宏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2116胚布(未退浆的玻璃纤维布)使用本发明进行开纤化处理。数据见附表。
如图1,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开纤处理工艺,玻纤纱经喷气织机高速织造后,获得未脱脂的玻璃纤维布,将上述未脱脂的玻璃纤维布经过三根展开轮进行扩幅处理,所述的展开轮内部是一组成人字型外斜向的偏心轮组,利用其偏心径差对玻布进行扩幅处理,将经过扩幅处理的玻璃纤维布经过压力为50KG/cm2、直径为¢500mm的连续性挤压辊挤压,利用其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富含浆料的玻璃纤维布受挤压产生形变达到压延的效果,玻布在此受到初步的扁平化处理。其后经过扩幅、压延的玻璃纤维布经过摄氏450℃的热风定型区快速定型。将经过定型处理的玻璃纤维布用空心退浆轮卷取,置于320℃下、经64hrs进行脱脂处理。经脱脂处理后获得有机物含量在0.3%↓的玻璃纤维布。将经过预定型、脱脂处理的玻布置于压力30KG/cm2、孔径0.15mm、水温35℃、振动频率50HZ的高压射流下进行开纤处理,经压力为20KG/cm2的挤压辊排除多余的水份,并经表面处理机浸渍硅烷偶联剂后获得开纤均匀、含浸性好的玻璃纤维布。(见附表1)
实施例二:
采用上海宏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1080胚布(未退浆的玻璃纤维布)使用本发明进行开纤化处理。数据见附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2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