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干式环保型光纤填充膏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2563.7 | 申请日: | 201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6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文;丹尼·苏荷;艾迪·切斯洪;黄燕生;任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尤尼吉尔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1806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干式 环保 光纤 填充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干式环保型填充膏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填充用填充膏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光纤填充膏对松套管中光纤有两方面的保护作用:1)防止空气中的潮气侵蚀光纤;2)对光纤起衬垫作用,缓冲光纤受振动、冲击、弯曲等机械力的影响。光纤填充膏是光缆性能长期稳定的重要原因。光纤填充膏是将一种(或几种)胶凝剂分散到一种(或几种)基础油中,从而形成的一种稠粘性半固体物质。为了改善有关性能,还需加入少量的抗氧剂或其他添加剂(如降凝剂,防腐剂等)。因而,光纤填充膏有三个组成部分:基础油、胶凝剂及抗氧剂。当胶凝剂主要是无机物时,光纤油膏是一种化学混合物溶体;当胶凝剂为高分子聚合物时,光纤油膏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散体。
传统的光纤填充膏密度大概为0.90g/ml,而此发明可达到的密度典型值为0.45g/ml。除具有传统光纤填充膏对光纤的保护作用外,此发明产品触摸起来感觉半干,而不是粘性,而且大大降低了光缆的总比重和因此减少或消除了在光缆铺设和清除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填充的复合物,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干式环保型光纤填充膏,包括如下组分:合成聚丙烯烃油和/或精炼白矿物油,聚合物胶凝剂,双层热塑性结构微球,抗氧剂,降凝剂;其中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合成聚丙烯烃油和/或精炼白矿物油占所述光纤填充膏总质量的40%~92%,聚合物胶凝剂2%~30%,双层热塑性结构微球0.5%~15%,抗氧剂0.05~4.5%,降凝剂0.05~4.5%;所述光纤填充膏各组分之和为100%。
优选的是:还含有抗真菌剂0.01~0.5%,所述的抗真菌剂为2-辛基-4-同噻唑啉结构的抗真菌剂。
更优的是:所述的双层热塑性结构微球为内含气囊结构和外层共聚物壳体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共聚物为偏二氯乙烯和丙烯腈共聚物或这两者中的一种聚合物;气囊结构为异丁烷或异戊烷。且此双层热塑性结构微球能够是已发泡膨胀的或未发泡膨胀的;未发泡膨胀的微球的聚合物壳体在加热时软化,因此气囊膨胀而体积变大。
更优的是:所述的聚合物胶凝剂包括除聚苯乙烯-异戊二烯橡胶以外的其它热塑性弹性体,此热塑性弹性体特殊实例包括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二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多臂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的降凝剂成分为聚丙烯酸酯或聚a-烯烃类。
更优的是:所述的双层热塑性结构微球,已发泡膨胀的直径典型值为10~200μm,通常低于90μm;对于未发泡膨胀的微球,在膨胀之前的直径典型值大多在20~60μm,优选为50μm左右,更优选低于25μm。
更优的是:所述的抗氧剂为液态酚类或者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更优的是:所述的合成聚丙烯烃油为聚α烯烃油或聚异丁烯油,所述精炼白矿物油为加氢裂解矿物油。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填充膏制备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干式环保型光纤填充膏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取占总质量配比40%~92%的合成聚丙烯烃油和/或精炼白矿物油精炼白矿物油搅拌,升温至120±10℃,保持2~5h,去除杂质;
(2)将占总质量配比2%~30%聚合物胶凝剂加入步骤(1)的产物中,110±10℃搅拌1~2h,充分混合聚合物胶凝剂;
加入占总质量配比0.05~4.5%的抗氧剂,占总质量配比0.05~4.5%的降凝剂,占总质量配比0.01~0.5%的抗真菌剂,并充分搅拌;
(3)加入占总质量配比0.5%~15%双层热塑性结构微球,搅拌均匀,制得半干式环保型光纤填充膏,储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尤尼吉尔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尤尼吉尔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2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