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照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2434.8 | 申请日: | 2010-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范磊;苏伦·莫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7/00;F21V17/00;F21W10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照明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的大量普及和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机动车照明装置也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常,机动车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反光镜、透光镜等部分。通过光源与一定的反光镜和透光镜的组合来实现一定的照明功能或效果。
然而,在目前的机动车照明装置中,只存在单一反光的部件和单一透光的部件。因而,在实际中,往往一个光源与一组反光镜和透光镜的组合仅能实现一种照明功能或效果。而机动车的照明要求是多样化的,如刹车灯、雾灯、位置灯等等。这样,在机动车照明装置的设计中,就需要采用多个光源,以致使照明装置的体积和能耗很大,降低了照明装置的设计灵活性,甚至可能对于汽车外观的改进造成一定的限制。
为此,需要一种设计更为灵活且能够提高光源的使用效率及降低系统的体积和能耗的机动车照明装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照明装置,其通过配置兼具反光和透光功能的部件来使单一光源实现多种照明功能或效果,从而实现照明装置的功耗和成本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机动车照明装置,包括:
光源;
第一光学部件,所述第一光学部件具有用于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配光面;和
第二光学部件,所述第二光学部件能够透射被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的所述配光面所反射的光以及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
其中所述第一光学部件和所述第二光学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为部分透射且部分反射的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学部件为部分透射且部分反射的部件,其能够在所述配光面对来自光源的光的第一部分进行反射的同时使来自光源的光的剩余的第二部分透射通过所述第一光学部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机动车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三光学部件,所述第三光学部件用于对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透射的第二部分光进行反射,并使经过反射的所述第二部分光透射通过所述第二光学部件。
具体地,所述第三光学部件对所述第二部分光的反射为镜面配光反射或漫反射。
具体地,所述机动车照明装置还包括过度盘或灯壳,所述第三光学部件设置在所述过度盘或灯壳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光的比例为R11,剩余的所述第二部分光的比例为R21,其R11∶R21比值在3∶1到20∶1之间或者在5∶1到65∶1之间。
更优选地,所述R11∶R21比值在10∶1到20∶1之间。
更具体地,所述R11∶R21比值为15∶1。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光的比例R11为90%,其用于实现第一功能灯的照明,所述第二部分光的比例R21为10%,其用于实现第二功能灯的照明。
具体地,所述第一功能灯为刹车灯,所述第二功能灯为位置灯。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光的比例R11为80%,其用于实现第一功能灯的照明,所述第二部分光的比例R21为20%,其用于实现第二功能灯的照明。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功能灯为位置灯,所述第二功能灯为背景灯。
具体地,被所述第一光学部件反射的光的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成在10度到85度范围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成在5度到25度范围之间,或者所述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成在5度到15度范围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成在3度到10度范围之间。
优选地,所述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大于20度且在竖直方向上大于10度,或者所述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大于10度且不超过15度并在竖直方向上大于5度且不超过10度。
更优选地,所述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为22度且在竖直方向上为12度,或者所述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为12度且在竖直方向上为7度。
具体地,被所述第三光学部件反射的光的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成在10度到85度范围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成在5度到25度范围之间,或者所述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成在5度到15度范围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成在3度到10度范围之间。
优选地,所述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大于20度且在竖直方向上大于10度,或者所述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大于10度且不超过15度并在竖直方向上大于5度且不超过10度。
更优选地,所述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为22度且在竖直方向上为12度,或者所述发散角度在水平方向上为12度且在竖直方向上为7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2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