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槽盖板生产工艺及其自动流水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1522.6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贺明;党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贺明 |
主分类号: | B28B1/52 | 分类号: | B28B1/52;B28B1/087;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粉末 混凝土 电缆 盖板 生产工艺 及其 自动 流水 生产线 | ||
1.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槽盖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搅拌:将各原料按如下重量份比:R52.5硅酸盐水泥690-730份;平均粒径0.30um、Sio2含量≥92%的硅粉170-200份;粒径0.16-1.25mm石英砂1100-1190份;高效减水剂13.8-14.6份;水165-185份;直径0.18-0.22mm长度为12-15mm的镀铜钢纤维138-150份,经3-5分钟搅拌均匀;
2).定量浇注: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混合料,经装有自动计量装置的分料器,按模具的容料量注入清洁后的模具中;
3).振动密实:模具被传送至装有自动输送装置的高频振动台,振动台振幅0.10~0.15mm、频率4000~6000次/分,振动密实1-1.5分钟;
4).辊压除边:振动成型好的盖板经输送带送至辊压工序,辊压重量100~150kg,进行盖板成型面的压光平整、去飞边处理;
5).入模具架:经辊压去飞边后的盖板连同模具经传送带送至可自动升降、并定量存放的模具架中,一层盖板加一层厚度为10~15mm复合板,堆放达一定数量后,通过自动控制的传送装置,将堆放有盖板及模具的模具架通过横向摆渡装置输送至隧道窑内的移动小车上;
6).隧道窑养护:产品进入隧道窑后,养护窑内的移动小车载着模具架在窑内匀速移动,根据隧道窑养护的特点,产品随同模具架在窑内移动时,自动完成产品的升温、恒温、降温三个过程,养护窑内温度控制范围40~45℃,产品的干热养护总时间为23~24小时,之后通过横向摆度装置将模具架送至脱模区;
7).脱模:模具架至脱模区采用人工进行脱模,脱出的模具经清理后沿传送带回到产品浇注区,完成模具的一周循环;脱出的模具架,经地面输送小车,送至模架区,完成模具架的一周循环;脱出的半成品放到木制托板上,托板通过机械控制的摆渡车运至终养区,然后通过叉车分送到不同的终养室;
8).终养:产品在终养室进行48小时的高温蒸汽养护,养护温度90~95℃,养护湿度不低于98%,之后检验、堆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槽盖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养护窑设计的长度与产品模具架在养护窑内移动的速度之比满足产品的干热养护总时间在23~2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槽盖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振动台沿流水线方向的长度与模具移动速度之比满足振动时间在1.5~3分钟。
4.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槽盖板自动流水生产线,包括配料仓、混凝土搅拌装置、模具、平面传送带、可自动升降上下叠加容纳一定数量模具的模架、养护隧道窑和终养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传送带从头到尾依次设有脱模区、清理区、注料区、振动成型区、辊压除边处理区、入模架区,所述的模具可放置在所述的平面传送带上传送,所述的注料区设有自动计量装置的分料器,所述的振动成型区设有高频振动台,所述的辊压除边处理区设有常规辊压机,所述的辊压除边处理区之后的传送带对应于所述可自动升降模具架形成入模架区,所述的入模架区地面设有轨道式模架摆渡车,且所述轨道从头到尾穿过所述的养护隧道窑至所述的脱模区,所述的配料仓对应于混凝土搅拌装置,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对应于所述的注料区自动计量装置的分料器;所述的脱模区至终养区之间设有半成品摆渡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槽盖板自动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模区至所述的入模架区设有可供模架摆渡车行走的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贺明,未经黄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5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