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物及其在制备TR3受体诱导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1471.7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9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姚新生;张晓坤;戴毅;王光辉;张雪;陈海峰;段营辉;陈杰波;靳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P35/00;A61P1/16;A61P9/10;A61P9/00;A61P3/10;A23L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及其 制备 tr3 受体 诱导剂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品和食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物及其在制备TR3受体诱导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TR3(Nur77)是由立早基因NR4A1编码的核受体。其在细胞浆合成后,进入核内作为转录因子,通过其中央的DNA结合域与特定的DNA八聚体序列——Nur77/NGFI-B结合反应元件相互作用,或与视黄醇受体RXR形成异源二聚体,结合到DNA应答元件上,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活性,在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过程发挥重要作用。TR3家族成员的结构都具有核受体的典型特征:N端的转录激活区AF1,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区,C端配体结合区。许多外界信号,包括各种生长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血清生长因子)、钙离子载体、KCl、佛波酯、视黄酸家族、Tax蛋白等都能够刺激细胞,诱导或抑制TR3的表达。TR3不但可以介导多种人肿瘤细胞的凋亡,并与多种癌症相关。TR3也是肝炎病毒蛋白作用的靶分子之一,肝炎病毒蛋白对于TR3转录因子蛋白正常调节功能的干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另外,TR3亚家族成员在血管壁高表达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病,Nur77调控基因转录激活参与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何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值;可以推测,Nur77位于细胞核内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位于细胞核外时转录激活功能被抑制,可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因此,调控核受体TR3表达的化合物,可能在核受体TR3相关的癌症、肝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双苯吡酮类化合物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作为制备TR3受体诱导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具有如式(I)所述结构的双苯吡酮类化合物:
其中R1为OH或OCH3;R2为H、OCH3或取代基团D;R3为H、OH或OCH3;R4为H、OH、取代基团D、取代基团E或取代基团F;R5为H、OH、OCH3或取代基团F,R6为H、OH或OCH3,R7为H、OH或OCH3,R8为H、OH、OCH3、取代基团C、取代基团D或取代基团F,且R2和R3间连接取代基团A,R3和R4间连接取代基团B,
所述双苯吡酮类化合物为1,6,7-三羟基-2-(3-甲基丁-2-烯)-3-甲氧基-8-(3-羟基-3-甲基丁基)-双苯吡酮(1,6,7-trihydroxy-2-(3-methylbut-2-enyl)-3-methoxy-8-(3-hydroxyl-3-methylbutyl)-xanthone,CF-1,如式1所示)、1,3,7-三羟基-2-(3-甲基丁-2-烯)-8-(3,7-二甲基辛-2,5-二烯)-双苯吡酮(1,3,7-trihydroxy-2-(3-methylbut-2-enyl)-8-(3,7-dimethylocta-2,5-dienyl)-xanthone,CF-2,如式2所示)、1,2-甲氧基-3,7,8-三羟基-双苯吡酮(1,2-dimethoxy-3,7,8-trihydroxy-xanthone,CF-3,如式3所示)和1,7-二羟基-4-(3,7-二甲基辛-2,6-二烯)-5′-(1-羟基-1-甲基乙基)-4′,5′-二氢呋喃[2′,3′:3,2]-双苯吡酮(1,7-dihydroxy-4-(-3,7-dimethylocta-2,6-dienyl)-5′-(1-hydroxy-1-methylethyl)-4′,5′-dihydrofuro[2′,3′:3,2]-xanthone,CC-1,如式4所示)中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