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性聚丙烯内衬层的钢滚塑管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1132.9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兆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58/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性 聚丙烯 内衬 钢滚塑 管道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改性聚丙烯内衬层的钢滚塑管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腐蚀是化工行业最头痛的危害之一,稍有不慎,轻则损坏设备,重则造成事故甚至引发灾难。据有关方面统计,化工设备的破坏约有60%是由于腐蚀引起的。而聚丙烯的化学稳定性良好,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除对高浓度的硫酸、硝酸、王水、四氢呋喃和四氯乙烷外几乎都稳定,且能耐碱。聚丙烯的制品表面光滑,耐磨性能优良,透气性、透水性较低。聚丙烯的机械性能很高,其屈服强度和抗张强度都优于高密度聚乙烯。而且聚丙烯(PP)是最轻的塑料之一,其屈服、拉伸和压缩强度、硬度均优于聚乙稀,有很突出的钢性,耐热性好。但熔融指数低,无法一次滚塑成型,即现有聚丙烯管道均为衬塑成型,不但翻边不平,且无法耐负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一次滚塑成型的具有改性聚丙烯内衬层的钢滚塑管道的制造方法。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具有改性聚丙烯内衬层的钢滚塑管道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焊接:把法兰焊接在管道上;
喷砂:将管道放入喷砂房对管道内壁进行喷砂,磨砂从喷砂管内喷出,所述磨砂的喷射方向与管道中轴线的夹角为50~86°,喷砂后管道内壁达到Sa2.5~3的处理等级:
加热并保温:把喷好砂的管道放入电炉进行加热,加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把管道均匀升温到150~160℃,第一阶段共耗时8~10分钟;第二阶段把管道从150~160℃均匀升温到240~260℃,第二阶段共耗时40~50分钟,当管道外壁温度到达240~260℃时保温60~70分钟,保温结束停止加热;
滚塑:把保温后的管道吊放在管道滚塑机的滚轮上,用送粉器在管道内加入改性聚丙烯粉末,改性聚丙烯粉末的加入量按照管道内表面的面积计算,每平方米管道内表面加入3~6公斤改性聚丙烯粉末,改性聚丙烯粉末加入完毕后将管道两头堵上,开启管道滚塑机的电源,使管道绕其中轴线作自转,自转速度控制在15~22转/分钟,自转3~5分钟后,自转速度降为10~15转/分钟;
降温:当管道外壁温度降至100~105℃时关闭管道滚塑机的电源,使管道停止自转,并将该管道吊至安全地方置放,使管道自然冷却至室温;
负压试压:将法兰堵上管道内抽成-0.098~-0.096mpa的负压并保持20~24小时,观察管道的聚烯烃内衬有无脱落、起泡现象;
正压试验:以设计压力的1.5~2倍的水流通入管道内做水压试验,保压8~10小时观察有无渗漏现象;
内衬检测:采用无损电火花试验,将电火花铜刷对涂层缓慢连续移动,试验时电压为10~15KV,电火花铜刷移动速度为100mm/s以下,电火花手柄无灯亮也无蜂鸣声则合格。
所述磨砂为石英砂或者金钢砂。
所述磨砂的粒径为1.3~1.5mm。
控制喷砂管内气源压力为0.8~1.6Mpa。
本发明得到的管道内的改性聚丙烯内衬层致密性好、机械性能高、整体性强、无接头、无焊缝、厚度均匀、耐高低温、耐负压、附着力强、耐腐蚀、耐冲击、无毒性、维修方便等显著特点。是取代橡胶、玻璃钢、不锈钢的理想材料,它对各种有机酸、无机酸、碱盐等强腐蚀介质中长期使用都很稳定,而且酸碱混合、骤冷骤热或冷热交替都是它的突出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钢衬聚丙烯PP管道
技术指标:
A.DN80钢滚塑聚丙烯PP管道,管道为20#,要求外径为¢108mm,钢管厚度4.5mm,内径是108-9=99mm,内衬厚度3mm,每根长度为6米,含法兰面。钢管标准:GB/T8163;法兰标准:HG20593-97;
B.设计压力:PN1.0;
C.设计温度105℃;
D.介质:70%硫酸溶液,含少量溶剂(不超过2%);
E.内衬聚丙烯PP树脂,厚度:3mm±0.3mm;
下料:在切割机上切一根DN80长度6米的管道。
焊接:把法兰焊接在管道及管件上,需要双面焊接。
打磨:把焊接处的焊点打磨光滑,如果发现气孔需要及时补焊。
表面:清除焊渣、飞溅等附着物,并清洗表面油脂及可溶污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兆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兆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