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生化反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1049.1 | 申请日: | 201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轼 |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5F17/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生化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立式生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常生活所制造的垃圾越来越多,垃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此必须对垃圾进行处理。垃圾一股分为无机废弃物和有机废弃物,目前无机废弃物一股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而有机废弃物则可以采用生物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将其制成农业用有机肥料,从而实现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目前采用的有机废弃物发酵装置一股为仓储式发酵装置或槽式发酵装置,以上装置均为静态发酵方式。而物料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供氧和翻垛,因此利用上述方式发酵时垃圾的堆高受到限制,其堆高一股为2-3米。当大批量处理有机废弃物时,必须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生产厂房,并且供风系统和翻垛设备的投资较大,生产过程很难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其次,由于发酵面积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气体难以集中处理,因此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有机废弃物发酵温度的升温速度慢,发酵时间比较长,一股初期发酵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二次发酵则需要四周左右的时间,导致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有机废弃物发酵装置占地面积大、臭味难以集中处理且发酵速度慢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立式生化反应装置,其实现了有机废弃物的动态连续处理,臭味便于集中处理,并且大大节省了占用土地面积,达到有机废弃物的大批量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立式生化反应装置,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加料口,壳体的下部连接有料斗,壳体与料斗相连通,料斗的底部设有卸料口,壳体内为一空腔,壳体内固定连接搅拌器,壳体上设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与壳体固定连接,通风管道使壳体内部与外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搅拌器在壳体内间隔交错设置。
所述搅拌器上固定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固定在壳体上,即搅拌器通过通风管道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器也可以通过连接轴与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器上可以设有多个气孔,且气孔与通风管道连通。
所述搅拌器的端面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圆弧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对应搅拌器的形状可以为三棱锥体、圆锥体、四边体、多边体、球形、半球形或其他形状。所述壳体为圆柱体、四边体或多边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卧式发酵设备相比,该立式生化反应装置可以实现动态连续化生产,同时搅拌器可以实现对有机废弃物的不断搅拌和均匀供氧,大大提高了物料的热量传递和氧传递,提供了微生物生长代谢所需的温度和氧气,加快了有机废弃物的发酵完成过程,提高了发酵效率;同时,立式生化反应装置便于实施工业化自动控制,以及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味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另外,该装置占地面积大大减小,同时无需额外设置供氧设备和翻垛设备,减少了电能消耗。总之,该装置可以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大批量、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搅拌器与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图1和图2中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立式生化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通过支架8固定在地面上。壳体1的顶部设有加料口4,壳体1的下部连接有料斗3,壳体1与料斗3相连通,料斗3的底部设有卸料口6,卸料口6的下方设有输料机7,输料机7固定在地面上。壳体1内为一空腔,如图1所示,壳体1内固定连接多个搅拌器2,如图1所示。搅拌器2上固定有通风管道3,通风管道3内始终有空气流通,通风管道3固定在壳体1上,即搅拌器2通过通风管道3与壳体1固定连接,同时通风管道3使壳体1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如图2所示。有机废弃物通过加料口4进入壳体1并向下流动,当经过搅拌器2位置时,搅拌器2会迫使有机废弃物分流,经过搅拌器2后会继续流动至一起,因此搅拌器2对有机废弃物起到了搅拌作用。同时通风管道3不断向壳体1内通入空气,为有机废弃物的发酵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如图1所示,为了使有机废弃物得到充分搅拌,搅拌器2呈间隔交错设置,即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各搅拌器2其伸入壳体内的深度是不同的。同时为了使壳体1内充分通 入氧气,搅拌器2上设有气孔9,气孔与通风管道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轼,未经李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0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能回收涡轮机
- 下一篇:PS防水油膏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