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6AT动力传动系的布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91021.8 | 申请日: | 201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栋;李玉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62 | 分类号: | F16H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t 动力 传动 布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6AT动力传动系的布置。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内的变速机构,通过换档执行元件控制,传递来自于液力变矩器的转速和力矩,并将扭矩变换成多级传送至输出轴。通过增加变速器的前进档位数,能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及驾驶舒适性。因此增加档位数一直是自动变速器行业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在自动变速器中,档位间的转换是由两部分结构的配合实现,一部分是变速机构,由多个行星齿轮组组成;另一部分是换档执行元件,用于传递和转换转速和扭矩,包括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等。增加档位数主要通过增加及重新组合此两部分结构来实现,随着档位数的增加,导致变速器的体积也越来越大,限制了整车布置,特别是前舱的布置,尤其对布置于前舱的横置前驱的自动变速器来说,这个问题尤为明显。另外随着摩擦元件的增多,由摩擦损失带来的效率降低也无可避免。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自动变速器随着档位数的增加,使其体积增大,同时摩擦元件导致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使六速自动变速器结构紧凑、轴向距离短、零件种类少和零件通用性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6AT动力传动系的布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6AT动力传动系的布置,包括壳体、动力输入轴、变速机构和换档部件,其中:
所述变速机构包括输入行星齿轮组、输出行星齿轮组和反作用行星齿轮组;
所述输入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
所述输入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与所述输出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连接,所述反作用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与所述输入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连接;所述输出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所述反作用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连接;
所述换档部件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单向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
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轴向并排设置在所述变速机构的后端,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外毂与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
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内毂与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内毂连接,并从外侧包住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外毂,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内毂与所述反作用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
所述单向离合器设置在所述变速机构的外侧,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所述壳体连接,内圈与所述第三制动器的内毂连接;
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设置在所述变速机构的外侧,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的外毂分别和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的内毂与所述输出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内毂还与所述反作用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的内毂与所述反作用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的摩擦片组及伺服系统分别设置在其外毂的内侧。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摩擦片组位于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外侧,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的摩擦片组分别位于所述变速机构的外侧。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对称布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内毂的内侧与外毂之间设置有轴承。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的活塞腔的密封圈分别设置在其外毂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外毂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外毂为一个整体。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内圈和所述第三制动器的内毂为一个整体。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制动器的外毂、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外毂和所述第三制动器的外毂为一个整体。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制动器的外毂、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外毂、所述第三制动器的外毂和所述壳体为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0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