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曲面光导元件的发光二极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0912.1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元件 发光二极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曲面光导元件以模拟实际曲面光源的发光二极管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低耗电、高使用寿命的特性。随着发光二极管技术的成熟,应用在照明(illumination)以及指示(indicating)光源的发光二极管装置也越来越常见。为达特定面积的照明或指示,发光二极管在电路板上常以矩阵的方式分布,也由于使用硬板的电路板的缘故,目前发光二极管矩阵皆局限在平面的应用上。然而当平面分布的发光二极管矩阵光源应用在曲面外形的场合,例如机器人外表的指示显示区域、交通号志、曲面电子广告牌…等应用时,若观看的角度不是正面对着发光二极管矩阵,则会很明显地发现发光二极管矩阵是位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就失去了曲面设计的用意。
目前针对某些较大型的曲面显示广告牌,也有使用多块电路板(在每一个电路板上面分别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排列的矩阵)拼接结合来模拟曲面的效果。但多块电路板的结合设计也说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会跟着增加、电路板之间需要另外用软板或排线连接来进行信号以及电源的传递,而这样的设计的可靠度也比单一电路板来得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曲面光导元件的发光二极管装置,其包含有基板、光导元件以及曲面壳体。所述基板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沿一个光轴发射出光线。所述光导元件具有多个光导通道、一个第一表面以及一个第二表面,所述多个光导通道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且与所述光轴具有相同走向,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线自所述第一表面进入所述多个光导通道内反射后自所述第二表面射出。所述光导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以及所述曲面壳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光导元件面对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光导元件面对所述曲面壳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基板是平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曲面壳体是曲面。
本发明在发光二极管装置中的电路基板与曲面壳体之间设置一个配合曲面壳体的光导元件,使曲面的发光二极管产品能呈现发光二极管矩阵的效果,且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时,仍可模拟光线自曲面发出的效果,使产品的使用更为生动,提供更佳的发光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曲面光导元件的发光二极管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光导元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光导元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发光二极管装置的部份侧面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发光二极管装置 10 基板
11 发光二极管 20 光导元件
21 第一表面 22 第二表面
23 光导通道 30 曲面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所公开的具有曲面光导元件的发光二极管装置1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发光二极管装置1包含有一个平面基板10、一个光导元件20以及一个曲面壳体30。平面基板10是硬板电路板,在平面基板10上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11,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11在基板10上以矩阵方式排列,以提供大面积的平面光源。曲面壳体30是为了配合发光二极管11矩阵光源所应用的曲面外型的装置而具有弯曲延伸的表面,可以是透光的压克力、塑料或玻璃等材质。而光导元件20则设置在基板10以及曲面壳体30之间,以将平面的发光二极管11矩阵光源模拟为配合曲面壳体30的曲面光源。
请参考图2以及图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导元件20的正面示意图,图3则是光导元件20的侧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导元件20具有多个光导通道23,每一个光导通道23分别贯穿光导元件20的第一表面21以及第二表面22。在发光二极管装置1中,光导通道23的数目可与基板10上的发光二极管11数目相同,且一对一对应排列,使每一个发光二极管11发出的光线自第一表面21进入发光二极管11所对应的光导通道23而由第二表面22发出。光导通道23也可以一对多个发光二极管11的方式排列设置,亦即多个发光二极管11所发出的光线自第一表面21进入多个发光二极管11所共同对应的光导通道23而由第二表面22发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0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变速箱齿轮轴系的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