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尿素法生产氰酸钠所得废物制备一水碳酸钠和硫酸铵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0432.5 | 申请日: | 201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嘉兴 |
| 主分类号: | C01D7/00 | 分类号: | C01D7/00;C01C1/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尿素 生产 氰酸 所得 废物 制备 碳酸钠 硫酸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气的治理和利用领域,具体地,涉及用尿素法生产氰酸钠所得废物制备一水碳酸钠和硫酸铵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氰酸钠(sodium cyanate,或cyanic acid sodium salt),氰酸钠在钢加工过程中可用作淬水剂。在生产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时,用于代替光气合成各种类型的异氰酸酯,以生产氨基甲酸酯类或取代脲类农药。作为医药中间体,可生产治疗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糖尿病(diabetes)和癫痫症(epilepsy)等疾病的药物。氰酸钠也可用作染料中间体,在生产丙烯酸聚合物时用作催化剂,以保持纤维的洁白度。氰酸钠还可用作感光引发剂。
氰酸钠的合成方法广泛采用的为尿素法,即就是尿素和无水碳酸钠熔融反应,生成氰酸钠和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H2)2CO+Na2CO3→2NaOCN+2NH3↑+H2O+CO2↑
该方法在合成氰酸钠的同时也生成了氨气、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这三种产物,这三种产物直接销售,价格较低,用途很小,且常常不能及时销售而发生溢槽,泄露等情况。另一方面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无疑会污染环境,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已为国家明令禁止。为此,氰酸钠厂家也积极探索,寻求合理利用尿素法生产氰酸钠所产生的工业副产物的方法。
申请号为20061006908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氨气、二氧化碳、水的液体混合物生产复合(混)肥工艺利用氨气、二氧化碳、水的液体混合物生产复合(混)肥工艺,该工艺利用三聚氰胺装置、液尿装置或其他装置的氨气、二氧化碳、水的液体混合物,该液体混合物通过泵压入复合肥车间作为复合(混)肥的原料经混配、中和及氨化造粒,制成高效复合(混)肥。本工艺的优点提高了氨气、二氧化碳、水的液体混合物的产品附加值,解决了以前氨气、二氧化碳、水的液体混合物销路不畅,污染环境的问题。
显然,尿素法生产氰酸钠所产生的工业副产物也可通过专利200610069084.X所公开的工艺方法得到合理利用,然而,该专利方法本身却是一个对设备要求极高,操作极为繁琐的方法,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很低。尤其,复合(混)肥的生产对季节时令的依赖很强,并不利于将氨气、二氧化碳、水的混合物及时利用和转化。
因此,氰酸钠厂家亟待寻求新的工艺,及时利用和转化工业副产物,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碳酸钠,俗名纯碱,又称苏打、碱灰,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它可用于制造玻璃,如平板玻璃、瓶玻璃、光学玻璃和高级器皿;还可利用脂肪酸与纯碱的反应制肥皂;在硬水的软化、石油和油类的精制、冶金工业中脱除硫和磷、选矿、以及铜、铅、镍、锡、铀、铝等金属的制备、化学工业中制取钠盐、金属碳酸盐、漂白剂、填料、洗涤剂、催化剂及染料等均要用到它,在陶瓷工业中制取耐火材料和釉也要用到纯碱。
2007年我国纯碱产量就达到1771.8万吨,其中纯碱出口170.6万吨,表观消费量1605.2万吨。近两年国内化工行业、冶金行业、电子工业、建材行业、装饰行业等快速发展,对纯碱需求十分旺盛,使得中国纯碱产销量呈现连续、稳定的增长。2009年,我国纯碱产能已达2400万吨,产量预计超过1900万吨,国内纯碱需求量预计1700万吨,出口量200多万吨。美好的市场前景刺激生产者寻求低耗高产的生产方法,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目前,工业上生产纯碱的方法主要是氨碱法和侯氏制碱法,其中氨碱法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将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化学反应原理是: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嘉兴,未经王嘉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0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行资源重配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多种无线网络的智能选网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