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流航标灯塔标灯自动供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0254.6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6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孝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21S9/04;F21S9/02;H02J7/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9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流 航标 灯塔 标灯 自动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河流航标灯塔标灯借助蓄电池提供电能带来的诸多不便,而设计的一种河流航标灯塔标灯自动供电装置,它属于水力学及水力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河流航标灯塔航标电源供应上,一般采用镉镍蓄电池和太阳能光伏电池,镉镍蓄电池在使用中要进行更换电解液、配制电解液、充电、放电等等,太阳能光伏电池在阳光充足下是较为理想电源,但亦需要蓄电池,蓄电池在使用及维修中环节较多、易造成环境污染,因而现有技术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发明的河流航标灯塔标灯自动供电装置,它将水流流动提供的动能,通过本装置转化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规避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河流航标灯塔标灯自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桨叶轮、离合机构、蓄能器、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微型自动发电机构,所述的蓄能器为弹簧发条,该弹簧发条的一端通过离合机构与所述的旋桨叶轮输出轴连接,弹簧发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主动轮,在所述的从动轮上连接微型发电机构的输入轴。
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旋桨同步轮、套圈以及传速轮,所述的旋桨同步轮与传速轮设置在套圈的两侧并通过全套离合,所述的旋桨同步轮与所述的旋桨叶轮连接,所述的传速轮与所述的弹簧发条连接,在所述的套圈上设置有一移动滑杆,该移动滑杆的另一端与一旋转轮固定连接,该旋转轮设置在一螺杆上,在旋转轮端面上还设置有一摆动杆,该摆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一变速控制轮的端面上,所述的摆动杆的长度小于旋转轮的轮轴到变速控制轮的轮轴的距离,所述的变速控制轮与所述的旋桨同步轮啮合,所述的变速控制轮与旋桨同步轮的传动比为1∶5~50。
本发明河流航标灯塔标灯自动供电装置包括包括旋桨叶轮、蓄能器,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微型自动发电机构,在旋桨叶轮与发电机构的蓄能器之间设置离合机构,将持续的微小的水波动,通过蓄能器许能的方式先储存起来,当达到一定的能量时,通过离合将旋桨叶轮与蓄能器分离,蓄能器带动发电机构发电。
本发明的离合器包括套圈、旋浆同步轮以及传速轮,传速轮与套圈固定在一起,离合时,只要波动套圈,将旋浆同步轮与套圈成为一体或者彼此分离即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旋浆同步轮上啮合了一个变速控制轮,并在变速控制轮上连接了一个摆动杆,摆动杆的上端连接到旋转轮上,旋转轮通过移动滑杆与套圈连接,当旋浆同步轮旋转时,变速控制轮同步转动,并通过摆动杆的作用,旋转轮则一方面绕着螺杆摆动,同时也沿着螺杆左右移动,并推动移动滑杆左右移动,从而左右推动套圈实现离合功能。
本发明的优点:结构简洁,概念清晰,节能环保,自动控制,使用简单,检修方便,适用在河流航标灯塔航标电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旋桨同步轮与传速轮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旋桨同步轮与传速轮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流,2、旋桨叶轮,3、主轴,4、旋桨同步轮,5、套圈,6、传速轮,7、弹簧发条,8、主动轮,9、从动轮,10、发电机轴,11、旋转磁圈,12、线圈,13、微型发电机,14、变制速控轮,15、摆动杆,16、固定端,17、螺杆,18、旋转轮,19、移动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1、附图2,水流1作用于旋桨叶轮2,旋桨叶轮2与旋桨同步轮4同套管相连,并绕主3同步旋转,套圈5与传速轮6相连,且套圈5可使传速轮6与旋桨同步轮4结合成同步旋转或分离成独立旋转,传速轮6与弹簧发条7同轴相接,弹簧发条7和主动轮8相接,主动轮8齿槽连接从动轮9,从动轮9绕发电机轴10旋转,旋转磁圈11与电机轴10相连,线圈12设置于微型发电机13壳内侧,摆动杆15与变速控制轮14和旋转轮18相连,固定端16在螺杆17左侧,移动滑杆19与旋转轮18和套圈5相连。
工作过程:运动的水流1冲击旋桨叶轮2,使得旋桨叶轮2绕主轴3旋转,因旋桨同步轮4与旋桨叶轮2同套管相连,故旋桨叶轮2和旋桨同步轮4同步旋转,套圈5使传速轮6的侧壁齿槽与旋桨同步轮4的侧壁齿槽结合成同步旋转,当传速轮6旋转到一定转数时,可使弹簧发条7绕轴变形达到最大,此时在主动轮8内储存了最大弹簧发条变形能,与此同时旋桨同步轮4带动变速控制轮14旋转,通过摆动杆15带动旋转轮18顺时针半旋转,使得旋转轮18向右水平移动一段距离,促使移动滑杆19和套圈5将传速轮6与旋桨同步轮4分离,此刻,主动轮8在最大弹簧发条变形能的作用下开始旋转,并带动具有一定变速比的从动轮9旋转,从动轮9带动旋转磁圈11在线圈12内部以设计转速旋转,此刻微型发电机13按设计要求开始自动发电,在主动轮8内弹簧发条变形能不断衰减过程中,旋桨同步轮4始终保持绕轴旋转,并使变速控制轮14旋转,由于摆动杆15的长度小于其连接的两个轮轴半径之和,所以,变速控制轮14转动时,旋转轮18只能做往复的摆动,变速控制轮14和旋浆同步轮的传动比为1∶5~50,所以,当旋浆同步轮旋转多圈时,变速控制轮14才旋转一圈,这样也就达到了蓄能的目的。变速控制轮14的旋转促使摆动杆15带动旋转轮18再次向左水平移动,到达一半位置时,通过移动滑杆19将套圈5和传速轮6再次与旋桨同步轮4结合成同步旋转,此刻完成一个周期。随着旋桨叶轮2的持续旋转,上述的周期亦不断往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0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车载自组网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播路由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锻前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