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电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9818.4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0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苏荣锡;苏盛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能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8 | 分类号: | H02K7/18;H02K21/26;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机 模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模组;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模组,供发电机使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直不断的消耗各种型态的能源资源,例如坐公交车或火车消耗石化能或电能,用来调节温度的冷气机也需要电力的供给,提供人们沐浴的热水器也需要瓦斯或电力的提供,因此,如何才能有效的运用与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便成为现今需克服与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发电机,包括有磁铁及线圈。具体而言,现有发电机系将线圈缠绕于铁块,并且将永久磁铁固定于外壳。其发电的原理为线圈在永久磁铁中迅速运动,以产生感应电动势。其中外力使线圈不停转动,使得线圈面和磁场方向的夹角不断的改变,因此通过线圈的磁场强度就会不断的随时间改变,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线圈所缠绕的铁块不仅会使得材料成本增加,更会占去大量的空间。此外,缠绕的线圈由于线路复杂,在进行电路焊接时易产生误失,使制造良率下降。以上所述现有发电机结构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发电机模组,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发电机模组,具有较佳的制造良率。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发电机模组制造方法,具有较佳的制造良率。
本发明的发电机模组,包含至少一发电线圈组、一电路板、一输电装置以及一封装结构。电路板包含至少一容置部以及至少一集成电路。每一容置部内分别容置有一发电线圈组。每一集成电路分别与一发电线圈组对应设置且电连接。输电装置与每一集成电路电连接。封装结构包覆发电线圈组以及电路板,其中输电装置伸出于封装结构外。
电路板包含为环形。容置部包含为穿孔。封装结构包含为环氧树脂(Epoxy)。封装结构包含为圆盘形。发电线圈组设置于封装结构的中心的外围。发电机模组相对封装结构的中心旋转。发电机模组可与供一发电机使用。发电机包含发电机模组以及永久磁铁。永久磁铁设置于该封装结构的外侧。封装结构包含为圆盘形,永久磁铁设置于封装结构的圆弧的外侧。
本发明的发电机模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模具,模具具有容置空间;将输电装置置放于容置空间中;将电路板置放于容置空间中,其中,电路板包含复数个容置部以及复数个集成电路;将发电线圈组分别容置于容置部内且分别与集成电路电连接;使用封装材料包覆发电线圈组以及电路板,以形成封装结构,且使输电装置伸出于封装结构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以及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发电机模组制造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
100--------发电机模组
200--------永久磁铁
300--------发电线圈组
500--------电路板
510--------容置部
530--------集成电路
700--------输电装置
800--------发电机
900--------封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发电机模组100,包含复数个发电线圈组300、电路板500、输电装置700及封装结构900。电路板500包含置少一容置部510以及至少一集成电路530。在如图1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电路板500具有复数个容置部510,且容置部510为圆形穿孔。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容置部510的数量可大于一,且可以配合发电线圈组300的形状或其它设计需求而有不同的形状。每一容置部510内分别容置有发电线圈组300。另一方面,电路板500较佳为环形。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电路板500亦可视设计需求而为圆形、矩形、三角形、其它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每一集成电路530分别与一发电线圈组300对应设置且电连接。具体而言,每一发电线圈组300较佳均由一导线绕成,导线的两端则可与集成电路530电连接。输电装置700与每一集成电路530电连接。换言之,每一集成电路530以并联方式电连接于输电装置700。其中,由于每一集成电路530分别与一发电线圈组300对应设置,亦即采一对一设置,因此将发电线圈组300电连接于集成电路530时较不易产生人为错误,可提升制造的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能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丰能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9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