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晶片级光学透镜模块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9628.2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片 光学 透镜 模块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包括:
基板,具有至少一贯孔与至少一凸缘,其中每一该凸缘位于每一该贯孔内的一侧壁上;以及
至少一透镜,每一该透镜位于每一该贯孔内并与每一该凸缘嵌合,且该透镜的厚度小于该基板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其中该基板具有第一表面,而该第一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对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其中该基板具有相对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上具有相对每一该对位孔的对位凸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其中该基板具有第一表面,而该第一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对位凸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其中位于每一该侧壁上的该凸缘的形状为长方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其中位于每一该侧壁上的该凸缘的形状为三角柱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其中该三角柱体具有第一倾斜面与连接该第一倾斜面的第二倾斜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其中该基板的材质为遮光材质或吸光材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其中该遮光材质为黑色胶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其中该透镜为凸透镜或凹透镜。
11.一种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
在该基板上形成至少一贯孔,并在每一该贯孔内的一侧壁上形成一凸缘;以及
形成一透镜在每一该贯孔内的该凸缘上,并使该凸缘与该透镜嵌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的制作方法,其中形成该 贯孔以及位于该侧壁上的该凸缘包括使用电脑数值控制技术、冲压或激光雕刻技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的制作方法,其中形成该透镜在每一该贯孔内的该凸缘并使该凸缘与该透镜嵌合的方式包括:
使用一卡榫模具承靠该凸缘;
注入一透光材料于该卡榫模具;
固化该透光材料,以形成该透镜;以及
移除该卡榫模具。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的制作方法,该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而该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该第一表面上形成至少一对位孔;以及
在该第二表面上形成一相对每一该对位孔的对位凸部。
15.一种晶片级光学透镜模块(wafer level optical lens module,WLO lensmodule),包括:
第一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第一贯孔与至少一第一凸缘,其中每一该第一凸缘位于每一该第一贯孔内的一侧壁上,且该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而该第一表面上具有对位凸部;
至少一第一透镜,每一该第一透镜位于每一该第一贯孔内并与每一该第一凸缘嵌合,且该第一透镜的厚度小于该第一基板的厚度;
第二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连接该第一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该第二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包括:
第二基板,具有至少一第二贯孔与至少一第二凸缘,其中每一该第二凸缘位于每一该第二贯孔内的一侧壁上,且该第二基板具有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上具有至少一相对每一该对位凸部的对位孔;以及
至少一第二透镜,每一该第二透镜位于每一该第二贯孔内并与每一该第二凸缘嵌合,且该第二透镜的厚度小于该第二基板的厚度,
其中,该第一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的该第一对位凸部与该第二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的该第二对位孔嵌合,以连接该第一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与该第二晶片级光学透镜基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模块,其中位于每一该侧壁上 的该第一凸缘或该第二凸缘的形状为长方体或三角柱体。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模块,其中该基板的材质为遮光材质或吸光材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模块,其中该遮光材质为黑色胶质。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晶片级光学透镜模块,其中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各包括凸透镜或凹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96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沌优化的正交小波多模盲均衡方法
- 下一篇:使井眼中的管状元件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