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9512.9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鑫弘;刘华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王小青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测距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使接收组件被轻易调整至适当的焦点及光轴位置的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形式的测距装置。举例来说,雷射尺即为一种测距装置。
雷射尺主要包括有雷射光源、发射镜片、接收镜片及接收组件。当以雷射尺来进行测距操作时,雷射光源会发射650nm的红光雷射,而此红光雷射会先被发射镜片准直成近似平行的激光束。接着,当激光束射至一目标物后会产生漫反射,而接收镜片可接收这些反射回来的激光束,并将其聚焦在接收组件之上。然后,接收组件所接收到的激光束可被进行运算处理,因而可计算出该目标物的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将反射回来的激光束聚焦在接收组件之上,接收镜片的位置必须被适当地调整。更具体而言,接收镜片的位置必须依多个方向(例如,X、Y、Z方向)被调整,以使其焦点能刚好位于光轴及接收组件之上,如此一来,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才能准确地聚焦在接收组件之上,进而可计算出该目标物的精确距离。然而,由于接收镜片的位置必须依多个方向被调整,故其常会造成操作上的不便。此外,雷射尺还必须包括一接收镜室来容置接收镜片,且接收镜片是以黏胶固定于接收镜室之中。在此,由于接收镜片是以黏胶固定于接收镜室之中,故接收镜片与接收镜室之间的结合会不稳固。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接收镜片与接收镜室之间往往会发生松动现象,因而必须进行检修。然而,检修过程中必须将接收镜片拆离于接收镜室,因而又容易造成接收镜片的损伤,进而会导致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测距装置需要调整接收镜片、不易精确调整至聚焦位置的缺陷,提供一种测距装置,能使接收组件被轻易调整至适当的焦点及光轴位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测距装置,包括本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是相对于该第二端,以及该第二端具有至少一导引杆;接收镜片,连接于该本体的该第一端;第一锁附轮,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本体的该第二端;第二锁附轮,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本体的该第二端;移动板,是以移动的方式套设于该本体的该第二端的该导引杆之上,并且是设置于该第一锁附轮与该第二锁附轮之间;以及接收组件,连接于该移动板,是用以接收由该接收镜片所接收的光束,其中,该移动板是藉由该第一锁附轮及该第二锁附轮的转动而移动,以驱使该接收组件移动于光轴之上。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测距装置,该第一锁附轮具有第一螺纹部,该第二锁附轮具有第二螺纹部,该本体的该第二端更具有第三螺纹部,以及该第一螺纹部及该第二螺纹部是啮合于该第三螺纹部。
又在本发明中,该接收组件具有电路板及雪崩光电二极管,以及该雪崩光电二极管是连接于该电路板,用以接收由该接收镜片所接收的光束。
又在本发明中,该测距装置更包括发射光源,是设置于该本体之上,其中,该发射光源所发出的光束是经由目标物所反射,并且是经由该接收镜片由该接收组件所接收。
本发明的测距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简便地达成精确聚焦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操作便利性。此外,即使测距装置必须进行检修,其接收镜片可不必被拆卸,因而可避免造成接收镜片的损伤,进而可降低成本浪费。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测距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测距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测距装置100主要包括有本体110、接收镜片120、第一锁附轮131、第二锁附轮132、移动板140、接收组件150及发射光源160。
本体110具有第一端111及第二端112。第一端111是相对于第二端112。此外,如图2所示,第二端112具有两相对的导引杆112a及第三螺纹部112b。
如图1及图2所示,接收镜片120是连接于本体110的第一端111。
第一锁附轮131及第二锁附轮132皆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本体110的第二端111。更详细的来说,如图2所示,第一锁附轮131具有第一螺纹部131a,第二锁附轮132具有第二螺纹部132a,以及第一螺纹部131a及第二螺纹部132a是啮合于本体110的第二端112的第三螺纹部112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9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包的搜索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油的氧化防止性能的估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