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远端坐席位置信息的方法及远程呈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9423.4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丁鹏;孙波;包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远端 坐席 位置 信息 方法 远程 呈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会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获取远端坐席位置信息的方法及远程呈现系统。
背景技术
远程呈现系统特指经过精心的环境设计,使与会者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的会议电视系统,相比传统视频会议系统具有能够提供真人大小的图像、眼神交流效果、更加流畅的运动以及远端参会者精确的肢体行为的优点,极大程度上改善了视频通信的体验。远程电视会议会场称为网真会场,有别于传统电视会议所用的会场,网真会场一般有单屏、多屏之分,这里的屏指的是用于呈现远端网真会场的大显示器,几屏就包含几个显示器,相应的就有几路视频及音频媒体数据。网真会场一般包含一会议桌,若干座位。坐在椅子上的用户根据位置被编成若干组,每个小组分别对应一个摄像头和一个显示器。这里将编了组的多个用户简称为坐席区域。
根据屏,坐席区域的设计,每个坐席区域都是有相对位置,例如,针对具有双屏的网真会场,坐席区域有左右之分,针对具有三屏的网真会场三屏的网真会场,坐席区域有左中右之分,同理,四屏及以上的网真会场,坐席区域也有相应的位置。
位于会议发起方的多点控制单元(MCU)需要获取上述坐席区域的位置信息进行会场视频的切换等操作。目前,MCU获取远程系统中坐席位置信息的传统方法如下:在会议召开之前,用户通过一定渠道,如通过电话,通过沟通等知道每一个会场中坐席的位置后,然后再将这些信息告诉MCU。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坐席所在位置只有远端会场的管理员知道,而本端的会议召开者是不知道会场坐席信息的,需要额外通过一定渠道,多方沟通,电话联系等获取到每一个会场坐席的位置,如果坐席所在位置发生变化,需要坐席所在端主动通知会议召开者,会议召开者重新配置好发生变化的坐席位置,这无疑增加了会议电视召开的难度和成本,影响会议召开的效率。
目前,远程呈现系统广泛地应用了H.323协议,但是现有的基于H.323的远程呈现系统,不存在一种实时地获取远端坐席位置信息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取远端坐席位置信息的方法及远程呈现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基于H.323的远程呈现系统,不存在一种实时地获取远端坐席位置信息的技术方案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远端坐席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多点控制单元MCU接收来自远端的会议设备的控制信令,其中,控制信令携带坐席位置信息;MCU从控制信令中解析出坐席位置信息,所述控制信令基于H.323协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呈现系统,包括:远端的会议设备、网守设备GK以及多点控制单元MCU,其中,
远端的会议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携带远端坐席位置信息的第一控制命令;
网守设备GK,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控制命令;第一解析模块,与第一接收模块耦接,用于从第一控制命令中解析出坐席位置信息,并保存在本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坐席位置信息携带在第二控制信令中发送至多点控制单元MCU;
MCU,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令;第二解析模块,用于从第二控制信令中解析出坐席位置信息,并保存在本地;
其中,第一控制信令及第二控制信令基于H.323协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基于H.323的远程呈现系统的会议召开方无需管理坐席的位置,可以更方便网真会议的召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远程呈现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获取远端坐席位置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获取远端坐席位置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MCU获取坐席位置信息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远程呈现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用一个具体的例子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9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