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条码层分界线方向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9239.X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传;王贤福;蔡强;陈海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李庆波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hough 变换 条码 分界线 方向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条码层分界线方向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码层分界线方向确定方法包括:
a.确定扫描区域与坐标原点;
b.根据所述扫描区域与所述坐标原点确定条码层分界线的方位角取值范围以及原点距离取值范围,并在所述方位角取值范围内选择多个角度离散值,在所述原点距离取值范围内选择多个距离离散值;
c.获取所述扫描区域内的至少两个条码层分界线上的多个层分界点的直角坐标,分别将所述多个层分界点的直角坐标以及各所述角度离散值代入公式ρ=xcosθ+ysinθ,以针对每一层分界点确定各所述角度离散值所对应的距离离散值,其中x、y为所述直角坐标,θ为所述角度离散值,ρ为各所述角度离散值所对应的距离离散值;
d.利用二维累加器矩阵对所述角度离散值及其所对应的距离离散值进行统计,使得所述二维累加器矩阵中的各矩阵元素的累加值表示所述角度离散值和所述距离离散值的对应组合的出现次数;
e.确认每一所述距离离散值所对应的多个矩阵元素中累加值最大的矩阵元素,并从所述累加值最大的矩阵元素中选择预定数量的矩阵元素作为初选矩阵元素;
f.将每一所述初选矩阵元素的累加值与其他初选矩阵元素的累加值进行加权求和,其中加权求和的权重值由所述每一初选矩阵元素与所述其他矩阵元素所对应的角度离散值的差值决定;
g.选择加权求和值最大的初选矩阵元素所对应的角度离散值作为所述条码层分界线的方向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层分界线方向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f中,所述每一初选矩阵元素与所述其他矩阵元素的角度离散值差值的绝对值越大,所述加权求和的权重值越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层分界线方向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a1.利用多条扫描线搜索条码边界,以确定条码列边界及参考列宽;
a2.根据所述条码列边界以及所述参考列宽确定所述扫描区域以及所述坐标原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层分界线方向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1中,确定位于各所述扫描线上的多个黑白边界点,利用所述黑白边界点的间距确定所述条码边界及所述参考列宽,并利用所述多个扫描线上的靠近条码内部的黑白边界点确定所述条码列边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条码层分界线方向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2中,在所述条码列边界上选择距离为H的第一点及第二点,在经过所述第一点及所述第二点且垂直于所述条码列边界的垂直直线上分别选择距离所述第一点及所述第二点为所述参考列宽的第三点及第四点,并将以所述第一点、所述第二点、所述第三点及所述第四点为顶点确定的矩形区域作为所述扫描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条码层分界线方向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2中,在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三点或者所述第二点与所述第四点所定义的区域边界的外侧设置所述坐标原点,所述坐标原点距离所述区域边界为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条码层分界线方向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确定所述条码列边界的垂直方向相对所述坐标原点的方位角θ’,并确定所述方位角取值范围为(θ’-Δθ1,θ’+Δθ1),并确定所述原点距离取值范围为(H,H+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条码层分界线方向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多个角度离散值以固定角度步长依次递增,所述多个距离离散值以固定距离步长依次递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92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将web网站中的视频转换为wap网站视频的技术
- 下一篇:一种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