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苯并咪唑类化学杀菌剂的木霉菌转化子的发酵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89030.3 申请日: 2010-06-02
公开(公告)号: CN101906397A 公开(公告)日: 2010-12-08
发明(设计)人: 杨谦;宋金柱;张金栋;周传余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3/00 分类号: C12N3/00;A01N63/04;A01P3/00;C12R1/88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0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苯并咪唑 化学 杀菌剂 霉菌 转化 发酵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苯并咪唑类化学杀菌剂的生物防治菌--木霉转化子的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植物病害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农林牧业生产产量的重要因素,灾害发生时往往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给农林牧业造成巨大损失。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在我国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其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化学农药因其固有的毒性和残留严重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且长时间使用化学农药使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直接影响了化学农药在病虫害管理体系中的防治效果。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具有出色的内吸性和很高的杀菌效果,应用广泛,因此它的抗药性问题尤为严重,所造成的危害也最大。

生物农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防治病害效率高,不杀伤害虫的天敌,对人畜也无毒,不会使植物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且易降解,无残留,能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刺激植物生长。但是,生物农药防治效果较慢,单独使用生物农药来控制作物病害,往往受到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干扰,造成田间防治效果不稳定,使农业生产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因此,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复合使用已成为目前植物病害防治的一条新途径。哈茨木霉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病害防治真菌,由于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高度敏感性,限制了其与杀菌剂的复合使用。哈尔滨工业大学杨谦等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利用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基因改造木霉菌,获得了能够稳定遗传的、具有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高抗性水平的转化子TS1,(Min Li,Qian Yang.Isol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a β-tubulin gene from Trichodermaharzianum.Biochemical genetics,2007,45:529-534.)将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基因导入菌株中,可以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同时应用于植物病害的综合防治,有利于病害的防治和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

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就是要研发出高效、经济且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的菌株发酵工艺,并确定菌药复合杀菌剂的剂型及施用方法,以提高菌株的适应性和生防作用,以解决当今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制备一种高效、经济,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的抗苯并咪唑类化学杀菌剂的木霉菌转化子的发酵工艺,同时确定复合杀菌剂的剂型及施用方法,以提高菌株的适应性和生防作用。

本发明的抗苯并咪唑类化学杀菌剂的木霉菌转化子的发酵工艺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

以哈茨木霉转化子TS1为菌株;以精细筛选后的玉米秸粉、小麦麸皮,加入一定比例水混合均匀,作固体培养基原料,高温高压灭菌;接种转化子菌种TS1,采用锥形瓶发酵制备扩大培养用菌种,在保温箱内连续培养5天。

步骤2:

以筛选后的玉米秸粉、小麦麸皮为培养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水混合均匀,高温高压灭菌,接种固体培养基与菌种混合物,转入无菌的塑料发酵袋,通风发酵制备木霉分生孢子发酵培养物,连续发酵5天即得。

发酵后的培养基与真菌一同制成农药剂型投放到农田中,即为真菌提供初始生境,有利于其成活,又不产生废渣污染环境,又可以融入土壤环境,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一举多得,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本发明以抗苯并咪唑类化学杀菌剂的木霉菌转化子为菌株,发酵生产木霉分生孢子并制成剂型,开发出新型的以木霉菌抗苯并咪唑类化学杀菌剂的转化子为核心新型微生物农药,该新型农药对疫霉菌(马铃薯晚疫病、不同果树根腐病等)、镰刀菌(蕃茄萎焉病、不同植物的根腐病等)等土传病害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木霉制剂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以60目筛筛选后的玉米秸粉2.5g,小麦麸皮5g,为固体培养基原料,加入10ml水,混合均匀,高温高压灭菌,冷却;接种抗苯并咪唑类化学杀菌剂的转化子哈茨木霉TS1菌种,灭菌环挑取4-6次,在250ml锥形瓶中搅动几次,封口,在28℃温箱中培养,每隔24小时摇晃一次,连续培养5天,做为扩大培养用菌种待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9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