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88395.4 | 申请日: | 2010-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米德忠;夏树强;梁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王黎延;迟姗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 控制 信息 物理 共享 信道 发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以下参数:初始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可用最大资源单元RE数量A,编码前业务信息的比特数量B,码率偏置量,当前子帧用于PUSCH传输的载波数量D,信道质量指示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信息编码后的调制符号占用的最大RE数量E;
根据所确定的参数确定确认ACK/NACK信息的目标长度,和/或秩指示RI信息的目标长度,和/或CQI/PMI信息的目标长度;
根据所确定的ACK/NACK信息的目标长度和/或RI信息的目标长度和/或CQI/PMI信息的目标长度对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并复用到PUSCH上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确定的参数确定ACK/NACK信息的目标长度和/或秩指示RI信息的目标长度,为:
上行控制信息与业务信息一起复用到PUSCH并发送时,确定ACK/NACK信息目标长度和/或RI信息目标长度的方式为:其中,O1为初始ACK/NACK或RI信息的比特数,N为当前码流映射的层数,表示向上取整运算,min()为取最小运算,G1为ACK/NACK信息或秩指示RI信息相对于业务信息的码率偏置量;
仅上行控制信息复用到PUSCH时,确定ACK/NACK信息目标长度和/或RI信息目标长度为其中,G3为ACK/NACK信息或RI信息相对于CQI的码率偏置量;F为信息编码前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RC码后的CQI信息比特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确定的参数确定CQI/PMI信息的目标长度,为:
上行控制信息与业务信息一起复用到PUSCH并发送时,确定CQI/PMI信息目标长度的方式为:G2为确认CQI/PMI信息相对于业务信息的码率偏置量;O2为初始CQI/PMI信息的比特数,N为当前码流映射的层数,O2小于等于11时L=0,O2大于11时L=8;表示向上取整运算,min()为取最小运算;
仅上行控制信息复用到PUSCH时,确定CQI/PMI信息目标长度为其中,表示当前子帧用于PUSCH传输的载波数量,为当前PUSCH传输中用于除导频外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符号数量,Qm为调制阶数,QRI为秩指示信息编码后的比特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PUSCH的可用最大RE数量A,为:
其中,为初始PUSCH传输中用于除导频外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符号数量;为根据初始PDCCH获得的对应的载波数量;
所述确定编码前业务信息的比特数量B为:
其中,C为根据初始PDCCH获得的相同传输块经CRC和码块分割后的码块数量,Kr为第r+1个码块的比特数,r为小于C-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CQI/PMI信息编码后的调制符号占用的最大RE数量E,为:
表示当前子帧用于PUSCH传输的载波数量,为当前PUSCH传输中用于除导频外的SC-FDM符号数量,Qm为调制阶数,QRI为秩指示信息编码后的比特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和Kr由以下方式获取:在初始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0的PDCCH时,从初始的DCI格式0的PDCCH中获取;在没有初始的DCI格式0的PDCCH时,初始PSUCH采用半静态调度时,从最近的半静态调度配置的PDCCH中获取;或者,PUS CH由随机接入响应授权触发时,从相同传输块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授权中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率偏置量由高层利用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而确定;或或其中,为所配置的ACK/NACK信息相对于业务信息的码率偏置量;为所配置的RI相对于业务信息的码率偏置量;为所配置的CQI相对于业务信息的码率偏置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83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