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贵金属复合带的滚压焊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88150.1 | 申请日: | 201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林羽锦;李定;李迅波;曾志;王海东;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一合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3K11/06 | 分类号: | B23K11/06;B23K11/3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贵金属 复合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带材的生产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生产贵金属复合带的滚压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贵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它是以铜、铜合金为基本,通过特殊的工艺的基体上嵌入或包口一层或多层银、铂及其合金。贵金属复合带材的应用范围及其广泛,在电子信息、计算机、汽车、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领域都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贵金属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制作,用它来取代整体贵金属和电镀件,可以有效地节约贵金属用量,从面降低元器件的制造成本,提高元件的使用性能及寿命,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质量。
贵金属复合带的复合材料一般包括纯银、细晶银、银镍、银铜、银氧化锡、银氧化锡氧化铟、银氧化锌、银氧化镉等。复合带经过后续滚扎和冲压等工序可生产出适用于作各种开关、继电器、连接器、电位器、微电机电刷、集电滑环、换向器、振动变流器以及插头插座等电器元件的触点。
目前这种贵金属复合带生产方法只能采用点焊焊接,这种方法既不能保证生产的质量,生产效率也很低。而目前的复合带焊接设备无法对其生产的成品带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实时监控成品带的焊接质量,无法及时发现焊接质量不合格的成品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实现连续焊接、保证焊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贵金属复合带的滚压焊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出一种生产贵金属复合带的滚压焊接装置,包括有卷料上料机构、平整机构、复带上料盘,还包括有定位模具、滚压焊接轮、焊接气缸、牵引机构、卷料下料机构、焊接电源和IPC控制器,所述的卷料上料机构、平整机构、复带上料盘、定位模具、滚压焊接轮、牵引机构、卷料下料机构依序设置,焊接电源与IPC控制器连接,IPC控制器与焊接气缸连接。
所述的定位模具上设有基带凹槽和复带凹槽,定位模具上设有基带凹槽和复带凹槽,以便对基带与复带定位。
所述的定位模具的末端为楔形,定位模具的末端为楔形,这样缩短了定位模具与焊接轮之间的距离,以便提高焊接精度。
所述的滚压焊接轮为圆柱形这样可以实现滚动接触,其中上焊接轮与焊接气缸连接,以便实现滚动加压焊接。
所述的平整机构与定位模具之间设置有基带导向机构,该基带导向机构可以实现基带传输的定位。
所述的滚压焊接轮与牵引机构之间设置有质量在线检测装置,所述的质量在线检测装置包括CCD工业摄像机和计算机。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了滚压焊接的生产方式,实现了贵金属复合带的长时间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整个装置为自动化机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通过控制焊接速度、焊接电流和焊接压力可以很好调节焊接强度,能够保证贵金属的均匀焊接,提高了焊接质量。
4、由于采用了质量在线检测机构,在生产的同时监测产品质量,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滚压焊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滚压焊接装置中定位模具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滚压焊接装置中定位模具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滚压焊接装置生产的贵金属复合带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滚压焊接装置生产的贵金属复合带左视图。
图中:1卷料上料机构、2平整机构、3复带上料盘、4基带导向机构、5定位模具、6滚压焊接轮、7焊接汽缸、8质量在线检测机构、9牵引机构、10卷料下料机构、11焊接电源和IPC控制器、12基带凹槽、13复带凹槽、14基带、15复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公开了一种生产贵金属复合带的滚压焊接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装置包括有卷料上料机构1、平整机构2、复带上料盘3、定位模具5、滚压焊接轮6、焊接气缸7、牵引机构9、卷料下料机构10、焊接电源和IPC控制器11,所述的卷料上料机构1、平整机构2、复带上料盘3、定位模具5、滚压焊接轮6、牵引机构9、卷料下料机构10依序设置,焊接电源与IPC控制器11连接,IPC控制器11与焊接气缸7连接。
所述的定位模具5上设有基带凹槽12与复带凹槽13以便对基带14与复带15定位,定位模具5的末端为楔形,这样缩短了定位模具与焊接轮之间的距离,以便提高焊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一合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未经东莞市中一合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8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