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棒材矫直机的换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7566.1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武德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2 | 分类号: | B21D3/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棒材 矫直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管和圆棒材生产设备,具体涉及钢管和圆棒材生产加工中的关键设备一管棒材矫直机的换辊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和圆棒材矫直机是钢管和圆棒材生产加工中的主变形设备之一,而换辊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
现有技术的管棒材矫直机的换辊装置是延用德国厂商MEER的技术,采用液压马达驱动的换辊方式。现有技术的管棒材矫直机的换辊装置的结构如图5所示:它的驱动装置是液压马达,具体结构是将液压马达18由螺柱和螺母固定在液压马达支座19上,液压马达支座19坐落在换辊支架5上,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液压马达支座19的孔内装有滚动轴承20和外花键传动轴21并由端盖22将滚动轴承20轴向固定。外花键传动轴21的花键端与液压马达18的内花键输出轴相联,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3与丝杆11相联。由于液压马达的体积大,而且必须垂直悬挂固定在液压马达支座上,液压马达支座的孔内还装有相关零件,这就需要将液压马达支座的尺寸制造的比较大,这样,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就高了。由于使用液压马达驱动,还必须有液压系统才能用液压泵把液压油从油箱内泵出并以合适的工作压力供给液压马达使用,而液压泵要用电动机或柴油机提供动力,液压系统要由管路和管路附件等组成,液压油需要过滤、加热、冷却的器件,需要各控制阀和检测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和消耗一定量的液压油。由于使用液压系统,必然有一部分液压油在管路中溢流和难免滴漏,所以功率有效率降低,功率消耗相对较大,又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管棒材矫直机的换辊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驱动装置体积和重量大、制造成本高、操作及控制复杂、故障多且维修不方便、能源消耗多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管棒材矫直机的换辊装置,包括:连接板、垫块、销子、换辊底座、换辊支架、拉杆、销轴、滑座、圆螺母、工作螺母、丝杆、右轴承、左轴承、滑板、支撑、联轴器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垫块垫在下辊座与上辊座之间,并由所述销子定位,再用所述连接板固定;所述支撑固定在矫直机的下底座上;所述换辊支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撑的上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换辊底座的上面;所述换辊支架上装有滑板和工作螺母,工作螺母固定在滑座的孔中,滑座上用两个圆螺母固定拉杆,工作螺母与丝杆组成螺纹副;所述拉杆与固定在下辊座上的推拉连接件通过插入销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带内制动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经联轴器与丝杆连接。
所述连接板上焊有吊耳。所述右轴承是向心推力轴承,所述左轴承是调心滚子轴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用减速电机驱动的换辊方式,取代了现有技术中液压马达驱动的换辊方式,省去了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省去了驱动液压泵的电机、省去了液压检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以及管路及其附件等,没有液压油的消耗,保护了环境,并使结构和操作及控制大大简化,电机容量小等诸多优点。现有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和运行及维修费用低、操作控制简单、故障率低、维修方便、能源消耗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图4是图2的B-B视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车架铆接柔性夹具
- 下一篇:拉丝机上的放线断丝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