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控制终端业务的接入认证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7494.0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月令;童瑜锟;孙增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控制 终端 业务 接入 认证 方法 相关 设备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远程控制终端业务的接入认证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电子技术的发展,终端的处理能力日渐加强,利用性能较高的终端已经可以实现许多复杂的业务。
远程控制终端业务是一种能够让用户利用某终端(例如手机),通过远程接入方式对其它终端(例如家中固话)进行远程控制操作的业务,例如可以进行自动应答留言的收听、远程控制设备开启监控功能以观察家中或其它一些场所的情况。
远程控制终端业务需要考虑如何保证安全性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方式是通过认证密码进行安全认证。
现有远程留言控制业务的实现过程如下:
1、用户开启终端A1的远程留言控制功能,并设置接入认证密码;
2、用户通过终端B1(即主叫终端)拨打终端A1(即被叫终端);
3、被叫终端自动应答;
4、在被叫终端向主叫终端播放留言提示音时,用户按主叫终端的某个特定的按键,例如#号键,则进行远程留言控制,此时,被叫终端要求主叫终端输入密码,用户通过主叫终端输入密码并传送到被叫终端;
5、被叫终端则进行密码认证,若认证通过,则主叫终端可以对被叫终端进行留言操作等,例如留言收听、删除等操作。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远程控制终端业务的接入认证流程存在认证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且密码一旦泄露就无法保证安全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终端业务的接入认证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有利于提高接入认证的灵活性,可实现高安全性的接入认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远程控制终端业务的接入认证方法,包括:
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获得所述主叫终端的标识;
根据所述主叫终端的标识和预置的允许接入终端的标识与认证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主叫终端进行接入认证的认证方式;
按照确定出的认证方式对所述主叫终端进行接入认证。
一种配置远程控制终端业务的终端,包括:
标识获得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获得所述主叫终端的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叫终端的标识和预置的允许接入终端的标识与认证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主叫终端进行接入认证的认证方式;
接入认证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认证方式对所述主叫终端进行接入认证。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用于向第二终端发起呼叫;
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和预置的允许接入终端的标识与认证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接入认证的认证方式;按照确定出的认证方式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接入认证;在对所述第一终端的接入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开放远程控制终端业务。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在被叫终端中预置各个允许接入终端的标识与相应认证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实现被叫终端根据主叫终端的不同,选择适宜的认证方式对该主叫终端进行接入认证,有利于提高对主叫终端进行接入认证的灵活性,且可以提供具有更高安全性的认证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远程控制终端业务的接入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远程控制终端业务的接入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配置远程控制终端业务的终端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配置远程控制终端业务的终端的接入认证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终端业务的接入认证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有利于提高接入认证的灵活性,可实现高安全性的接入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域BGP路由策略部署的方法
- 下一篇:不间断智能节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