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作为光引发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7175.X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超;李家齐;姚丽秀;罗必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英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48 | 分类号: | C08F2/48;C08L5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氧基 苯基 二苯甲酮 作为 引发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作为光引发剂在紫外光固化组合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紫外光固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技术,在涂料、粘合剂、印刷油墨、光刻蚀、纸张上光和生物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显示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紫外光固化组合物一般包括以下三种主要组分:预聚体、单体和光引发剂。
光引发剂是该组合物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组合物在受光照射时预聚体及单体能否迅速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并且光引发剂要求具备良好的固化速率,良好的表面固化活性,低气味,低黄变和良好的溶解性等性质。此外,随着消费者对食品中化学污染的日益敏感,未来立法机构可能制定更完善的相关食品加工法,限制有毒害物质的允许量。要求光引发剂在固化过程完成后,其本身和其分解的特定副产物的迁移率和被食物萃取的倾向也应尽可能小。
在已经成功应用的众多光引发剂中,二苯甲酮由于其低廉的价格,良好的表面固化性能、不易黄变等优点,成为使用最广的光引发剂之一。但二苯甲酮同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自身分子量较小,从而容易挥发和发生迁移,导致产品出现气味和毒性;并且二苯甲酮使用过程中有易挥发的苯释放,使其使用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食品包装材料法规就严格规定了不得检出苯;烟草包装中限量为0.01mg/m2。为克服二苯甲酮的气味大的缺点,人们又开发了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4-苯基二苯甲酮,由于4-苯基二苯甲酮的分子量较大,在气味和迁移率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两者均有明显降低并且光固化引发效率较高,但苯释 放问题仍未解决,使得UV固化技术在食品包装印刷领域受到阻碍,因此,开发解决上述缺点的新的光引发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的应用,该化合物作为光引发剂不仅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良好的表面固化能力,还具有低气味、低迁移率,苯释放量小的特点。
发明人通过对一系列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进行综合的评价研究发现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结构式如式1,具有理想的应用性能。此前有报道该化合物作为一种医药中间体使用,还可用来制造热敏记录材料(专利JP08300818),但在光固化领域没有使用报道,本申请文件对其作为光引发剂在UV光固化组合物中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构式1
本申请首次将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应用于光固化组合物中,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在紫外光固化组合物中的溶解性良好,同时由于分子中苯环上有碳-碳键相连,分子结构相对稳定,有效减少了取代苯受光激发断键的几率,降低了苯的释放量。
所述光固化组合物,含有:
a:至少一种乙烯类不饱和化合物单体;
b:至少一种乙烯类不饱和化合物预聚体;
c:一种至少含有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的光引发剂混合物;
d:添加剂。
其中,a:至少一种乙烯类不饱和化合物单体为一元或二元以上脂肪醇丙烯酸酯。
b:至少一种乙烯类不饱和化合物预聚体为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聚酯丙烯酸酯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等可以被自由基引发聚合的树脂。
c:一种至少含有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的光引发剂混合物是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的单一光引发剂或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及其他光引发剂的混合光引发剂。其中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在光固化组合物中的含量为0.1-10%。
d:添加剂可以是颜料、消光剂、消泡剂、流平剂等一种或多种,根据用途添加。
以下实施例用来具体说明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作为光引发剂的应用,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光引发剂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的应用性能评价
实验配方及工作条件
实验配方:
1)环氧丙烯羧酸树脂 50%(wt)
2)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42%
3)三乙醇胺 3%
4)2-甲氧基-4′-苯基二苯甲酮 5%
5)消光剂 0.1%
工作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英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英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