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压波动自调节流量的雾化喷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6839.0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闵叶;项阳;孙培雷;姜小敏;李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25/06 | 分类号: | F28F2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陈耀忠 |
地址: | 200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压 波动 调节 流量 雾化 喷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烟气余热利用领域,具体系利用工业炉窑排放的高温烟气加热水装置的一种部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节能减排任务中,余热和废热的有效积极利用始终是一个值得大力关注并有潜力可挖的内容。例如,一般燃气锅炉所燃烧的燃料有约15~25%的热能通过烟气排入大气,有些型号的燃气锅炉排烟温度为200~250℃,设置或加装了省煤器的燃气锅炉,排烟热能损失可减少5~8%左右,但排烟温度还在约150℃以上。相对于大气温度而言,这部分烟气未利用的余热还是占了所进入燃料热量的10%以上。在技术经济条件许可下,应尽量考虑回收利用。与此同时,燃料和供燃的空气中所含水分在燃烧过程中吸收汽化潜热后蒸发,并以水蒸汽形式存在于烟气中,如能加以冷凝,回收汽化潜热,则余能回收更彻底,表现为更进一步提高了锅炉热效率,还进一步改善排烟对环境的污染。
在工业生产企业与其他大中型建筑设施中,燃油或燃气加热装置排放出大量含一定量水蒸气的中低温烟气,不仅对环境是个破坏损害,同样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将这部分余热有效利用是节能减排实施的切实手段之一。采用直接接触式烟气降温减湿节能装置为余热有效吸收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途径,该装置类似于垂直的吸收塔,温度高的烟气从一侧进入吸收塔,从另一侧排出,上方由喷淋装置喷洒出的冷水,通过在吸收塔中与温度高的烟气的结合、“沐浴”,吸收了烟气中的大量余热,水滴温度升高,在吸收塔的下部积聚起来,成为可以加以利用的热水,这样的低温余热有着广泛的使用场合,比如车间厂房、医院及大中型工业或商业建筑设施的取暖,或蔬菜大棚、鱼塘或游泳池塘的供热等等。
现有技术的喷淋装置的结构是比较简单的,常常采用尤如洗澡淋浴的结构,俗称“莲蓬头”,侧面观看呈三角形,上面进水,下面的下面板上开设大量出水孔出水喷淋,有时为了适应喷淋内部的大直径,在上方配置多个“莲蓬头”喷头,一般在中心处安装一个,再由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地配置一圈,如此装置结构简单,分布的面较大,喷出的水滴可以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吸收热量,取得了降低烟气温度,提高水温的目的,尽管如此,提高热交换效率的技术关键在于考虑最佳的液汽比、强化喷淋雾化水滴与烟气的接触面以及减少阻力损失。分析现有技术的每个三角形“莲蓬头”结构,冷却水从上方管路进入“莲蓬头”内部,又从“莲蓬头”的简单圆孔向下流出,水滴较大,有时水压波动,烟气温度变化,且装置缺少可调节机构和应变能力,因此吸收高温烟气热量的能力和效率受到限制。
因此,有必要对喷淋装置作进一步的改进,改良,提高其吸热放热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拟提供一种吸收塔喷淋装置的改良结构,改进现有技术“莲蓬头”的结构,随着水压的波动可作自行调节流量,确保水滴具有较恒定雾化直径,提高喷淋装置的传热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此来实现的。
一种水压波动自调节流量的雾化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由上壳体和下罩壳以螺纹形式配合连接而成,浮动喷嘴板由上弹簧和下弹簧夹持、支撑于上壳体和下罩壳的腔体内;
所述壳体呈开口向下的圆盒,底部具有向上的进水管,内壁口部是内/外螺纹;
所述下罩壳呈开口向上的圆盒,上口有一圈与上壳体口部配合的外/内螺纹,下罩壳圆盒的下底面开设若干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上段呈上大下小的锥形,下段呈圆柱形,上、下段长度之比为1∶1至3∶1;下罩壳圆盒的下底面向上伸出若干呈锥形的水压平衡突柱;
所述浮动喷嘴板为在圆平板上开设若干圆柱形水压平衡孔,水压平衡孔与下罩壳上的水压平衡突柱数量相等,位置相对应;圆平板向下凸起若干圆柱阶梯喷嘴,阶梯喷嘴与下罩壳上的喷水孔数量相等,位置相对应;
所述阶梯喷嘴的大直径段与圆平板连接,小直径段在下部,表面开设若干与轴线呈倾斜方向的凹槽,大、小直径段长度之比为1∶1至2∶3;
进一步,所述浮动喷嘴板为后抵板,前孔板和阶梯喷嘴元件组成;
所述阶梯喷嘴元件为在阶梯喷嘴的大直径段尾端有一圈外突台阶;
所述前孔板为在装配阶梯喷嘴元件的位置,开设上大下小的台阶孔,台阶孔的直径和高度和阶梯喷嘴元件的外突台阶相应;
所述后抵板为平板;
在前孔板的台阶孔内置入阶梯喷嘴元件,再由后抵板在背部抵压,由螺钉或铆钉将前孔板和后抵板结合在一起,且开设若干水压平衡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6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机及其使用权限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