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盘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6691.0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侯亮;刘才荣;李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55/228 | 分类号: | F16D55/228;F16D65/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制动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包括工业车辆在内的多种车辆的多功能湿式多盘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领域制动器类型多是采用钳盘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虽具有制动性能稳定,一定程度上可以承受温度、水浸和车速的影响,抗衰退性较好等优点,但一般制动盘只有一片,存在摩擦面积小、单位面积压力大、散热条件差、易烧蚀、使用寿命短等缺点。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制动性能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由国外率先采用的多盘湿盘式制动器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国内的湿式多盘制动器大多是通过制动半轴来实现制动(如中国专利ZL200720311907.5),但是在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在实际使用中,制动半轴会发生半轴疲劳断裂的情况,而致使车辆无法制动而酿成事故,尤其是在工况较为复杂的工程机械领域。因疲劳破坏一般是由于工况恶劣、制动频繁等原因造成,传统的解决方法一般是增加半轴直径,更换半轴材料,改变半轴热处理工艺,但这样的方法不仅增加生产制造成本,且疲劳应力增加范围也较为有限,不能很有效地控制这种现象,对操作者有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在改善半轴受力条件的同时,能获得很大的制动力矩,即使在半轴断裂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制动,而且具有散热能力好、工作可靠安全性好,使用维修方便,可应用于包括工业车辆在内的多种车辆的多功能湿式多盘制动器。
本发明设有左制动器、右制动器和活塞支架;
左制动器设有行星轮架、左动摩擦片、左静摩擦片、左活塞、内齿圈和左回位弹簧;左静摩擦片的外齿与内齿圈的内齿连接,左动摩擦片的内齿与行星轮架的外齿连接,左动摩擦片和左静摩擦片相间隔开且数量相等;活塞支架的外齿与内齿圈的内齿连接,左活塞装于活塞支架左边,左回位弹簧分别与活塞支架和左活塞连接。
右制动器设有右活塞、右静摩擦片、右动摩擦片、内齿圈、内齿圈支架、固定支架和右回位弹簧;右静摩擦片的外齿与活塞支架的内齿连接,右动摩擦片的内齿与固定支架的外齿连接,右动摩擦片和右静摩擦片相间隔开,右静摩擦片总数比右动摩擦片多一片,右活塞装于活塞支架右边,右回位弹簧分别与活塞支架和右活塞连接,内齿圈支架相对桥壳静止。
当驱动桥制动时,液压油通过油路分别推动左活塞向左作轴向运动,将左静摩擦片和左动摩擦片压合在一起,并抵压至行星轮架;另一侧的油路,则推动右活塞向右作轴向运动,将右静摩擦片和右动摩擦片压合在一起,并抵压至内齿圈支架;由两组多盘摩擦片同时产生摩擦制动力矩,实现制动。卸除油压后,左回位弹簧将左活塞拉回原位,右回位弹簧右活塞拉回原位,消除摩擦力,解除制动状态。
本发明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了两组湿式制动模块,不但拥有很大的制动力矩,而且在产生大制动力矩的同时,不会对轴产生过大的剪切应力,增大散热区域。在加强行星轮架强度的同时,有效减少直接通过制动半轴制动车辆对半轴的冲击载荷,减少半轴疲劳断裂的可能性。即使半轴在极端工况下断裂,也能通过制动行星轮架实现安全制动。本技术方案具有制动力矩很大、制造简单、承载能力强、散热性能好、维修方便、制动高效、安全性能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行星轮架轴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本发明实施例设有左制动器、右制动器和活塞支架10;
左制动器设有行星轮架5、左动摩擦片6、左静摩擦片7、左活塞8、内齿圈14和左回位弹簧241;左静摩擦片7的外齿与内齿圈14的内齿连接,左动摩擦片6的内齿与行星轮架5的外齿连接,左动摩擦片6和左静摩擦片7相间隔开且数量相等;活塞支架10的外齿与内齿圈14的内齿连接,左活塞8装于活塞支架10左边,左回位弹簧241分别与活塞支架10和左活塞8连接。
右制动器设有右活塞11、右静摩擦片12、右动摩擦片13、内齿圈14、内齿圈支架16、固定支架22和右回位弹簧242;右静摩擦片12的外齿与活塞支架10的内齿连接,右动摩擦片13的内齿与固定支架22的外齿连接,右动摩擦片13和右静摩擦片12相间隔开,右静摩擦片12总数比右动摩擦片13多一片,右活塞11装于活塞支架10右边,右回位弹簧242分别与活塞支架10和右活塞11连接,内齿圈支架16相对桥壳静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6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卧式径向多级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