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茄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6458.2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8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必好;廖振林;雷建军;陈国菊;钟青萍;方祥;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38 | 分类号: | A01N65/38;A01P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物 及其 提取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青枯病的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青枯病的水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枯病病原菌学名为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是番茄、茄子、辣椒和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但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温高湿、重荏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
水茄(Solanum torvum)是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研究发现水茄对青枯病、黄萎病表现免疫,而且也不会感染其他植物常见的病害。在青枯病病原菌容易侵害的几种植物中,茄子作为中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2006年全国播种面积70.27万hm2,总产量2247万t。但是在茄子的生产过程中常由于病害的发生给广大的菜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危害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青枯病、绵疫病、褐纹病等,例如茄子青枯病的发生一般会减产20~30%,严重时损失达50~60%,已成为影响茄子高产的主要因素。而且这种病很难根除,采取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也防治效果不佳,而且大量的施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没有利用水茄提取物进行茄子青枯病的防治的研究报道。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植物青枯病的防治中存在的化学防治效果不佳,大量施用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环保、简便、有效的水茄提取物,该提取物可以有效防治植物青枯病。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水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水茄提取物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水茄提取物,该水茄提取物是从野生植物水茄中提取得到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水茄的植株,干燥后粉碎,加入有机溶剂进行提取,通过过滤、分离,得到水茄提取液。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提取方法中,所述水茄的植株为水茄叶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提取方法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提取方法中,所述用有机溶剂提取的时间为24h。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提取方法中,所述用有机溶剂提取的温度为40~45℃,最高不要超过50℃。
本发明水茄提取物可用于预防或治疗植物的青枯病,其中,用于预防或治疗茄子的青枯病效果最佳。
本发明水茄提取物作为预防或治疗植物的青枯病的药物时,使用方法是在植物幼苗栽培时,将水茄提取物沾根或灌根。其中,优选用稀释10~20倍的水茄提取液沾根或灌根。
本发明水茄提取物也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治植物青枯病的植物农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从水茄提取物入手,研究其抗菌的活性物质,通过接种青枯病菌抑菌试验及苗期人工接种鉴定试验,发现水茄的提取物对茄子的青枯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和减轻茄子青枯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十分有效,为防治青枯病提供简便、有效、无公害的新方法,而且水茄的价格便宜、处理方便,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水茄提取物的提取
取水茄干燥叶片20g,粉碎后,置于250mL三角锥瓶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40℃下浸提24h(若大量提取,可以按照1g样品加5mL乙酸乙酯比例添加提取剂),然后过滤,即得水茄的提取液。
实施例2水茄提取物用于防治茄子青枯病
用实施例1获得的水茄提取物原液100mL,用水稀释10倍,茄子幼苗定植前,把苗子的根泡在水茄的提取物稀释液中1min,而后定植;或者在茄子田间青枯病发病初期(即发现有植株叶片出现枯萎),每株用30mL水茄的提取物稀释液进行灌根,即可减轻病害发生。用药后,茄子青枯病的发病率低于10%,发病植株表现为1级(即整个植株有1~2片枯萎),而对照(未处理)植株发病率超过50%,发病植株的表现为3-5级(即植株除了顶端2~3片叶外,其余全部枯萎,甚至整个植株死亡)。因此,利用水茄提取物防治茄子的青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6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及其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
- 下一篇:冰凌感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