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玻璃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86204.0 | 申请日: | 2010-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陶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景文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5/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 |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玻璃 陶瓷 支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孔玻璃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制备多孔支架的方法主要有造孔剂干压法、发泡法和有机泡沫浸渍法。干压法制备的多孔支架强度较高,但孔隙率较低,孔连通性差,难以满足组织工程对支架结构的要求。发泡法制备的支架孔隙率高,但孔连通性较差,而且孔大小难以控制。有机泡沫浸渍法是一种新型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陶瓷孔隙率高,孔连通性好,孔径大小可根据采用的有机模版进行控制,但支架强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孔率高、孔分布均匀的多孔玻璃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多孔玻璃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玻璃粉体和水按照1∶1.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制得浆料,然后把聚亚胺酯海绵浸于浆料中,反复挤压使浆料充分填充海绵的所有孔隙,在10-15KPa的压力下挤出多余浆料,使少量浆料均匀的粘附在海绵的骨架上,在45℃干燥,最后在马弗炉中900℃煅烧除去聚亚胺酯海绵,制得多孔支架。
所述的玻璃粉体其组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氧化镥15%~55%,氧化锆45%~85%;所述优质纳米镥锆陶瓷极细粉体的晶体尺寸为5纳米~15纳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工艺流程简单,制造成本低,该方法制备的的多孔支架具有和海绵类似的结构,气孔率高,孔分布均匀,孔连通性好,且支架强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生产技术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容易实施的。
工艺步骤为:玻璃粉体和水按照1∶1.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制得浆料,然后把聚亚胺酯海绵浸于浆料中,反复挤压使浆料充分填充海绵的所有孔隙,在10-15KPa的压力下挤出多余浆料,使少量浆料均匀的粘附在海绵的骨架上,在45℃干燥,最后在马弗炉中900℃煅烧除去聚亚胺酯海绵,制得多孔支架。
所述的玻璃粉体其组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氧化镥15%~55%,氧化锆45%~85%;所述优质纳米镥锆陶瓷极细粉体的晶体尺寸为5纳米~15纳米。
所述的玻璃粉体制造工艺:
步骤一,在聚丙烯材质的计量罐中将氧氯化锆溶解于水中,然后加热到60℃~80℃,随后加入氧化镥,直到氧化镥完全溶解,再加入尿素,搅拌,直到尿素完全溶解;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溶液通过一根PVC塑料管道加入到搪瓷反应斧中,设计压力为1Mpa,设计温度为150℃,再加入丙烯酸酯,进行水热沉淀反应,得到Zr(OH)4和Lu(OH)3混合胶体;
步骤三,反应完成后取出胶体,通过高速离心机,以转速16000转/分钟的速度洗涤,反复洗涤3-5次,直到用1mol/l硝酸银溶液检测,无氯离子为止。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胶体糊状物通过隔膜泵打入打入喷雾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直到将粉体中水分完全烘干。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烘干的粉体移入管道式旋转煅烧炉中,使粉体平铺在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石英玻璃的管壁上。这样可以最小程度的减小粉体的团聚。煅烧温度在600℃-800℃之间。
步骤六,将煅烧后的粉体以1∶1的混合比例与纯水混合,并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20000。用高速球磨机进行球磨2-3小时。
步骤九,将球磨后的浆料送入喷雾造粒机中进行造粒,进口温度在200-250℃之间,出料口温度在100-15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景文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景文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6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