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剂微萃取富集-固体基质成像比色痕量分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85925.X | 申请日: | 2010-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丁宗庆;刘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宗庆;刘光东 |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27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萃取 富集 固体 基质 成像 比色 痕量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剂微萃取富集-固体基质成像比色痕量分析方法,尤其是一种对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溶剂微萃取分离富集,并利用固体基质进行数字式成像测定的痕量分析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测定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物分析要求的提高,常需要检测大量样品中痕量、超痕量的目标物质,样品也日益复杂。对于某些项目的检测,还需要能够进行野外现场的快速测定。面对新的对象和要求,采用常规的仪器分析方法往往无法实现直接测定。野外现场实时测定一直是环境分析的难题,目前大多数的环境分析工作往往需要采样保存后送实验室测定,会导致不稳定、易降解目标物的损失,对于突发公共环境事件难以快速给出现场数据。因此,需要将环境污染物样品进行分离富集并建立准确、快速、廉价、能够现场实时检测的分析测定方法。
传统的环境样品制备与处理方法有液-液萃取、索式提取、层析、蒸馏等,存在操作步骤繁多、时间长、溶剂用量大等缺点。有毒、易燃溶剂的大量使用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均有危害。
对分离富集后的试液进行检测是整个分析任务的最终决定环节,检测手段的特点决定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应用范围。通常,有机污染物和农药残留分析,使用的检测手段多为色谱、质谱方法;无机污染物的检测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等。这些方法的技术相当成熟,在分析结果的各项评价指标上均有良好表现。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仪器设备昂贵、笨重、运行时对环境要求高、耗材消耗量大。这就导致了运用这些方法只能够采样后送实验室检测,不能适应野外的现场检测。对于目标物不稳定、易降解的样品,从采样到检测的过程往往容易带入负误差;对突发公共环境事件很难给出实时的现场数据;且运行费用较高。
对于有色溶液的测定常用光度分析法,使用的仪器是分光光度计。该方法除了有上述优点和缺点之外,还存在需要样品量较多,通常为毫升级,对于少量样品难以测定的缺点。
2007年,已出现在比色管中进行的成像比色法,用数字成像原理进行光度测定,但仍存在样品体积大、检测限低、对拍摄条件要求苛刻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常规环境分析中分离富集环节消耗有机溶剂量大、富集倍数低,检测环节仪器设备昂贵,不能现场快速测定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剂微萃取富集-固体基质成像比色痕量分析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溶剂微萃取富集-固体基质成像比色痕量分析方法,采用微量溶剂对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进行萃取分离富集,并对富集液进行数字式成像测定,其特征在于:将富集液定量点样于固体基质上进行数字成像。
上述技术方案中:固体基质可以为薄层硅胶板或滤纸。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行数字成像的设备可以为数码相机或摄像头或CCD成像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富集液定量点样的设备为微量进样器或定量移液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萃取溶剂的体积小于1毫升。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于无色或不易被有机溶剂萃取的目标化合物,在萃取前先进行显色衍生化或疏水衍生化。
该方法只使用微升级的有机溶剂对样品进行分离富集,能大大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环境友好,并能提高富集倍数,增加检测的灵敏度。使用普及型的数字成像设备做为富集液的检测仪器,廉价易得,降低了检测成本。该方法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在野外现场迅速得出检测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溶剂微萃取富集-固体基质成像比色痕量分析技术测定水样中铜离子的浓度-灰度积分值标准工作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待测环境水样用0.45μm滤膜过滤,滤液经显色衍生化或疏水衍生化后用微量溶剂进行萃取,萃取方式可为分散液液微萃取或浊点萃取。再用微量定量移液器将萃取后的富集液定量滴在空白固体基质上,形成有色斑点,用数字成像设备拍摄该斑点的图像。输入计算机后用软件分析该图像,并得出浓度数据。
实施例:以水样中痕量铜离子的测定为例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水样用0.45μm滤膜过滤,取10.0mL置于离心管中,加入1mL 2g/L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1mL 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摇匀。加入0.5mL乙醇,200μL四氯化碳,振荡使其成为乳浊液。离心。用微量进样器吸取5μL管底的萃取剂点样在固体基质上。溶剂挥发后用数码相机拍摄,将照片输入计算机用软件分析有色斑点,计算铜离子浓度。如图1所示,是水样中铜离子的浓度-灰度积分值标准工作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宗庆;刘光东,未经丁宗庆;刘光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9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