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PGA的实时立体视觉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5865.1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济林;王心焕;丁菁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6T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pga 实时 立体 视觉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实时立体视觉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立体视觉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场景三维信息,在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三维重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立体视觉系统中,立体匹配是关键核心。一般来说,室外无人车以及月球车等移动机器人所处的场景通常缺乏规则的点、线等特征,并且由于场景的不确定性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特征提取往往不稳定,且只能得到稀疏的视差图,必须经过插值才能得到致密的视差图进而重建场景。因此,实时立体视觉系统中更倾向于采用区域匹配算法。
另外,应用于无人车导航系统的立体视觉还需要满足实时性、鲁棒性等要求。实时性即要求算法运算速度快,能在车辆移动过程中及时获取场景信息,以便车辆做出行进、避障等决策。区域匹配算法通常运算量较大,以N×N大小的灰度图像,相关窗口尺寸为w×w,视差搜索范围D为例,直接计算的复杂度为O(N2w2D)。通过一定的优化技巧虽然可以减小冗余计算,复杂度可降至O(N2D),但对于通用处理器而言,仍旧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因此需要采用硬件加速技术或设计专用硬件电路。鲁棒性要求主要源于无人车的行驶环境复杂,路面、光照等条件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立体视觉算法在各种条件下都要保持有效。
对于立体匹配实时性的研究,已有大量学者提出了解决方案,其中最著名的NASA火星车使用RAD6000计算机,最高频率为25MHz,完成一次256×256图对的匹配需30s。与指令系统相比,FPGA硬件系统虽然没有通用处理器编程方便,但可以充分利用并行性计算体系结构及合理的流水线设计,把算法直接映射到结构上,大大提高系统的运算速度与精度。因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选择用FPGA开发实时立体视觉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FPGA的实时立体视觉实现方法。
基于FPGA的实时立体视觉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一个以FPGA为运算处理核心的立体视觉系统,立体相机的左右视图通过SERDES接口输入;系统包括6块1024K×8比特容量的外部SRAM,其中每2个SRAM组成一组乒乓缓存,实现左右视图以及视差图无缝传输和流水处理;Nand-Flash ROM芯片用于存放系统离线标定得到的校正参数,上电初始化过程中将校正参数从Flash ROM中拷贝到SDRAM中以提高参数输入的速率,实时完成图像校正;系统以太网作为上行视差输出和下行校正参数输入的接口,实现千兆/百兆数据传输与长距离传输;系统预留2路并口IO,通过FIFO与外设连接,用于检测结果、输出中间数据或扩展功能使用;
2)采用FPGA芯片内部集成的多个硬核乘加器,在立体视觉系统工作时,通过下式实时完成多像素并行图像校正处理,
其中为校正后图像在(u,v)坐标上的灰度值,I(ui,vi)为原始图像上4个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A(ui,vi)为相应的校正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