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快取网络应用程序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85705.7 | 申请日: | 201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3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谢孟轩;宋孟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网络 应用程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快取网络应用程序方法,且特别涉及在第五代超文件标记语言(HTML5)格式网页中自动快取网络应用程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网页设计大多采用第四代超文件标记语言(HTML4)的格式,而一旦网络连线中断时,HTML4网页或HTML4网页上的网络应用程序即无法正常运作,甚至正在此网页上或此网络应用程序中输入或编辑的数据也随之消失,易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不方便。
目前第五代超文件标记语言(HTML5)格式的网页逐渐取代前一代(即HTML4)格式的网页,其特别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快取(Application Cache)的功能,让使用者可以在离线(off-line)状况下仍能浏览已快取的网页或操作已快取的网络应用程序。但是大多数读取HTML5格式网页的网页浏览器仅会在一网页或一网络应用程序被使用者点选开启时,才会进行快取此网页内容或此网络应用程序。另外,在前述的操作环境下,使用者为了要下载多个网络应用程序时,还需要在一网页或一网络应用程序被开启后,选取「上一页」(或前一页),以继续选取/点选开启另一个网络应用程序来进行快取的动作。这样的操作环境与操作方式对使用者来说,仍不方便。
发明内容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快取网络应用程序方法,使用者仅须选取所欲下载的网络应用程序后,此方法即在背景中快取所选取的网络应用程序,并根据网络连线状态,判断要保留未完成快取的数据,或持续未完成快取的网络应用程序的下载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快取网络应用程序方法,适用于符合第五代超文件标记语言(HTML5)格式的一网页,并包括以下步骤。一使用者进入上述的网页,而此网页包括多个网络应用程序。
此使用者从此些网络应用程序中选取一或多个网络应用程序。在背景中自动下载所选取的此些网络应用程序至一网页浏览器的一快取空间。成功快取一所选取的网络应用程序后,通知此使用者可以使用已快取的网络应用程序。当遇到一网络连线中断时,等待此网络连线恢复正常时,继续下载未完成快取的所选取的网络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的使用者从此些网络应用程序中选取一或多个网络应用程序的步骤中,使用者仅选取此些网络应用程序,并且使用者无须开启此些网络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的在背景中自动下载已选取的此些网络应用程序至网页浏览器的快取空间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此网页中,利用一网页脚本语言插入一隐藏式内嵌框架。利用上述的隐藏式内嵌框架下载此些已选取网络应用程序至上述的快取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的自动快取网络应用程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记录此些已选取指定网络应用程序。当遇到上述的网络连线中断时,等待网络连线恢复正常时,重新下载未完成快取的一或多个已选取网络应用程序。当遇到上述的网络连线中断时,由网页浏览器的快取空间中提供一或多个已快取网络应用程序给该使用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快取网络应用程序方法,适用于符合第五代超文件标记语言格式的一网页,此网页包括多个网络应用程序,而自动快取网络应用程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记录一使用者从此些网络应用程序中选取一或多个网络应用程序的一或多个对应标记。根据此些对应标记,在背景中自动下载此些已选取网络应用程序至一网页浏览器的一快取空间。当遇到一网络连线中断时,等待上述的网络连线恢复正常时,继续下载未完成快取的一或多个已选取网络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的自动快取网络应用程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使用者选取一网络应用程序时,立即在背景中自动下载上述的已选取网络应用程序至一网页浏览器的一快取空间。当完成快取已选取网络应用程序时,提示使用者可以使用上述的已快取的网络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中,上述的自动快取网络应用程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等待该使用者完成选取这些网络应用程序后,再开始于背景中自动下载这些已选取的网络应用程序至一网页浏览器的一快取空间。
当完成快取此些已选取的网络应用程序时,提示使用者可以使用此些已快取的网络应用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