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5539.0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荣堂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磁能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尤指一种可多组线圈同时发电,以提高发电效率的永续共生自主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动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或机械,该动能的输入有很多种,一般是以风力、水力直接推动发电机叶片,或火力燃烧将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后,再以水蒸气推动发电机叶片为最常见,但不管其动能介质为何,已知的发电机是均以叶片的心轴带动磁场中的线圈转动,让线圈与磁场能产生相对的运动,以通过磁力线的切割,来发出电流。
然,因为已知的发电机多只有一组线圈,所以可供发出的电量实有限,发电效率相对不佳,再者,由于其发电量有限,所以也没有办法进行回馈,以提供发电机叶片传动使用,让发电机还是需要一直仰赖风力、水力或火力的输入,才能继续运转,利用该方式实无法达到永续循环的自主共生发电,且容易受到外力因素改变(如时序进入枯水期,或汽油、柴油、煤矿价格攀升),来影响其发电成本与发电量,令发电机的使用会处于被动状态,且不经济。
故本发明人即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已知的发电机多只有一组线圈,故发电效率不佳,且容易受到外力因素改变,来影响其发电成本与发电量,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本发明的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具有一第一转盘与二第二转盘,该第一转盘是被夹设在二第二转盘间,且互相保持相隔,第一、二转盘的中心位置并以一传动轴连续穿过,利用传动轴枢组在支撑架上,配合动力装置的连结,将能以传动轴带动第一、二转盘同步旋转,第一、二转盘侧端近外周处分别环设有若干永久磁铁与辅助磁铁,这些永久磁铁与辅助磁铁并以磁极相反的方式相邻排列,且以相同的磁极保持相对,又第一转盘两侧端外在与二第二转盘间,是均设有若干固结在支撑架上且成环状排列的套管,每一套管的管内均滑设有一强力磁铁,套管外周绕结有线圈,每一线圈的两端均利用电线的延伸,而接设至一蓄电池处,及该蓄电池所蓄存的部份电力是能提供动力装置运转使用;由此,是能构成该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一)本发明的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具有一以上的套管,每一套管上均绕结有线圈,内部均滑设有强力磁铁,令每一线圈、强力磁铁均能相配合,而独立发电,该同时的多组发电,将能得到绝佳的发电效益,其发电量相对可大幅提升。
(二)本发明的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发出的电力除了能提供动力装置运转时使用外,多余的部份还能通过蓄电池进行充电,以利用该蓄存电力的输出,来提供家庭、工业用电等,进以达到永续共生的自主发电,该不用额外输入风力、水力、火力等动能的设计,将能达到节省能源的功效,发电时亦更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详述如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组合剖面暨使用发电状态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发电暨强力磁铁往复平移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根据本发明,先请由图1及图2所示观之,其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具有一第一转盘10与二第二转盘11,该第一转盘10是被夹设在二第二转盘11间,且互相保持相隔,第一、二转盘10、11的中心位置并以一传动轴12连续穿过,利用传动轴12枢组在支撑架20上,配合动力装置30的连结,将能以传动轴12带动第一、二转盘10、11同步旋转,第一、二转盘10、11侧端近外周处分别环设有若干永久磁铁13与辅助磁铁14,这些永久磁铁13与辅助磁铁14并以磁极相反的方式相邻排列,且以相同的磁极保持相对,又第一转盘10两侧端外在与二第二转盘11间,是均设有若干固结在支撑架20上且成环状排列的套管40,每一套管40的管内均滑设有一强力磁铁41,套管40外周绕结有线圈42,每一线圈42的两端均利用电线的延伸,而接设至一蓄电池50处,及该蓄电池50所蓄存的部份电力是能提供动力装置30运转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荣堂,未经林荣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