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系统中的波束形成后压缩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85453.8 | 申请日: | 201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3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阿尔伯特·W·魏格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飞系统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黄耀钧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系统 中的 波束 形成 压缩 | ||
1.在包括应用到在采样窗口期间接收的多个超声信号样本序列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波束的接收波束形成器的超声成像系统中,其中每个波束由波束形成样本的阵列代表,其中在采样窗口期间由多个超声换能器元件所输出的多个模拟超声信号的模拟到数字转换产生多个超声信号样本序列,一种方法包括:
压缩通过对在所述采样窗口期间接收到的超声信号样本应用所述接收波束形成器而产生的波束以形成压缩的波束,包括压缩代表特定波束的阵列中的波束形成样本以形成相应的压缩波束的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其中压缩所述阵列中的特定波束形成样本部分取决于所述阵列中的至少一个其他波束形成样本的特征,其中每个波束独立于对应于所述采样窗口的另一波束而进行压缩;以及
跨越数字接口向信号处理器传输压缩的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压缩步骤之前,将所述波束形成样本的阵列下变频转换到中间频率或者基带。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解压缩接收自所述数字接口的相应的压缩的波束的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相应的解压缩的波束的解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其中独立于另一压缩的波束将解压缩应用到所述相应的压缩的波束,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器进一步处理所述解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压缩步骤对代表特定波束的波束形成样本阵列应用块浮点编码,以形成所述相应的压缩的波束。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对所述相应的压缩的波束的相应部分应用块浮点解码来解压缩接收自所述数字接口的所述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解压缩的波束的解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器进一步处理所述解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压缩步骤进一步包括:
定义对应于所述特定波束的波束形成样本的阵列中连续的波束形成样本组,每组具有预设定数量的波束形成样本;
确定在组中具有最大幅度的波束形成样本的指数值;
对所述组的所述指数值进行编码以形成指数令牌;
形成具有减少的比特数量的尾数来代表所述组中的每个波束形成样本,其中比特的减少的数量基于所述指数值,以及
使用所述指数令牌和预设定数量的尾数来代表所述组的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以形成相应的压缩组,其中多个压缩组形成所述相应的压缩的波束。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形成尾数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通过截断或舍入所述波束形成样本而从所述组中的每个波束形成样本中去除一定数量的最不重要比特(LSB),以形成减少的尾数,其中去除的LSB的数量基于所述指数值,其中代表所述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的步骤使用所述指数令牌和所述预设定数量的减少的尾数来形成所述相应的压缩组。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波束形成器产生J个波束,其中J至少是2,其中相应波束的波束形成样本的组按照原始组次序,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复用对应于所述J个波束的压缩组,以形成M个压缩组的复用序列,其中M小于J,包括交错对应于至少两个压缩的波束的集合的压缩组以形成相应的复用的序列,其中所述相应的复用的序列中的压缩组按照组次序布置,其中传输步骤传输所述M个复用的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解压缩接收自所述数字接口的所述相应的复用的序列的压缩组,以形成包含解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的解压缩组,其中所述解压缩组按照相应的复用的序列的组次序;以及
解复用相应的复用的序列的解压缩组,以形成对应于所述压缩的波束的集合的解压缩的波束的集合,包括根据所述组次序重新布置所述解压缩组以将原始组次序恢复至所述解压缩的波束,其中将所述解压缩的波束提供用于进一步的信号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选择用于解压缩的相应的压缩组来解压缩接收自所述数字接口的所述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提供用于进一步信号处理的相应的解压缩的波束形成样本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飞系统公司,未经信飞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4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