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坐标定位方法、坐标定位装置及包括所述坐标定位装置的显示器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85333.8 | 申请日: | 201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7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冯耀军;朱秀玲;陈守龙;吴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孟锐 |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坐标 定位 方法 装置 包括 显示器 设备 | ||
1.一种用于显示器设备的坐标定位装置,其包括:
一个光源,其经配置以发光,其中所述光源包括发光装置;
至少一个反射器,其经配置以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及
一个检测器,其经配置以检测由所述至少一个反射器反射的光,其中所述光源及所述检测器安置在所述坐标定位装置的同一边缘上的不同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光源与所述检测器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边缘的方向大致大于2厘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定位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安置在与所述光源的位置及所述检测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的另一光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标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另一光源与所述检测器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边缘的方向大致大于2厘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定位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反射器中的每一者是经配置以扩散方式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的扩散反射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定位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可连接到所述显示器设备的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定位装置,其中进入所述坐标定位装置的物体的坐标是根据所述物体的显现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器上且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阴影来定位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及激光源中的一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坐标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光源进一步包括经配置以整形从所述发光装置发射的所述光的光整形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坐标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光整形装置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扫描镜、一个或一个以上透镜或一个或一个以上衍射光学元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定位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器包括图像传感器、相机或光电二极管。
12.一种显示器设备,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定位装置及显示器面板,其中所述坐标定位装置布置在所述显示器面板周围。
13.一种用于具有光源、至少一个反射器及检测器的坐标定位装置的坐标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光源与第一阴影之间获得第一线,所述第一阴影由进入所述坐标定位装置的物体投射且显现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器上;
在所述检测器与第二阴影之间获得第二线,所述第二阴影由所述物体投射且显现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器上;及
将所述物体的坐标定位在所述第一线与第二线的交叉点处。
14.一种用于具有第一光源、第二光源、至少一个反射器及检测器的坐标定位装置的坐标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同时接通所述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以检测由进入所述坐标定位装置的物体投射且显现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器上的阴影;
获得多条线中的至少两条线,其中所述多条线中的每一者在所述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和所述检测器中的一者与所述检测到的阴影中的一者之间;及
确定所述物体的坐标在所述至少两条线的交叉点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坐标定位方法,其中所述多条线包括:
第一线,其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检测到的阴影中最邻近于所述第二光源的第一阴影之间;
第二线,其位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检测到的阴影中最邻近于所述第一光源的第二阴影之间;及
第三线,其位于所述检测器与所述检测到的阴影中不是所述第一阴影及第二阴影的阴影之间。
16.一种用于具有第一光源、第二光源、至少一个反射器及检测器的坐标定位装置的坐标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同时接通所述第一及第二光源以检测由进入所述坐标定位装置的至少两个物体投射且显现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器上的多个阴影;
根据所述多个阴影中的第一群组阴影获得第一群组线;
根据所述多个阴影中不同于所述第一群组阴影的第二群组阴影获得第二群组线;
根据所述第一群组线及第二群组线定位一群组可能坐标;
根据所述第二群组线及所述群组可能坐标获得第三群组线;及
通过所述第三群组线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物体的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3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脚框架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五谷保健营养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