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节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5081.9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2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小田高广;佐藤靖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索密克石川 |
主分类号: | F16C11/06 | 分类号: | F16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球头销(ball stud)的球节(ball joint)的制造方法,该球头销具有突出设置于销(stud)部周围的凸缘部。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球节具有:圆筒状的球碗(socket);球座(ball seat),该球座组装于该球碗的内部;球头销,该球头销具有球部和销部,该球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球座,该销部从该球部突出;以及防尘罩(dustcover),该防尘罩横跨球碗与球头销之间进行组装。球头销的销部突出至球碗的外部,在该销部上,在末端侧形成有紧固于被安装部件的螺纹部,并且在该螺纹部的基端侧的位置形成有凸缘部,该凸缘部构成与被安装部件紧固的紧固座面。
作为这种球节的制造方法,例如公知有如下的方法:将球部被保持于球座的球头销从形成于球碗的一端侧的径向尺寸相对较大的一方的开口部插入球碗,使该球头销的销部侧贯穿通过形成于球碗的另一端侧的径向尺寸相对较小的另一方的开口部,并利用窝塞(plug)封闭一方的开口部,由此将球头销与球座一起固定起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作为如上所述的球节的其它的制造方法,例如还公知有如下的方法:将球部被保持于球座的球头销从开口部压入到有底圆筒状的球碗中,并对球碗的开口部的周缘部进行凿紧而使其变形,从而将球头销与球座一起固定起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6700号公报(第4页、图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12948号公报(第7页、图1)
但是,特别是例如在将球节用作稳定器连杆(即连接汽车等车辆的悬架装置(悬挂装置)的悬挂臂和稳定器的连接装置)等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紧固座面(紧固力),要求增大凸缘部的径向尺寸。
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球节的制造方法中,由于要使凸缘部贯穿通过球碗的开口部,所以存在无法将凸缘部的径向尺寸设定为球碗的开口部的径向尺寸以上的尺寸等、对凸缘部的径向尺寸产生制约的问题。
针对该点,也考虑了利用后续工序将凸缘部焊接于销部的方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另外还需要凸缘部的形成工序,从而生产率下降。
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球节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凸缘部的径向尺寸与球碗的开口部的径向尺寸没有直接关系,所以能够比较自由地设定凸缘部的径向尺寸,但是由于直接对球碗的开口部进行凿紧而使其变形,所以存在由于球座的变形等的影响导致凿紧后的球碗的开口部的径向尺寸或球节的转矩不稳定等、从而有可能使质量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由地设定凸缘部的径向尺寸、不会使生产率下降、并且能够确保质量的球节的制造方法。
对于第一方面所记载的球节的制造方法,该球节具有:球碗,该球碗具有封闭部件和圆筒状的球碗主体,所述球碗主体在一端侧具有一方的开口部、并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比所述一方的开口部大的另一方的开口部,所述封闭部件封闭所述球碗主体的所述另一方的开口部;以及球头销,该球头销具有球状的球部和轴状的销部,所述球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球碗的所述球碗主体的内部,所述球部的径向尺寸比所述另一方的开口部的径向尺寸小、且比所述一方的开口部的径向尺寸大,所述销部具有凸缘部,并且所述销部突出设置于所述球部,并且所述销部突出至所述球碗主体的所述一方的开口部侧的外部,所述球节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插入工序,在该插入工序中,将所述球部从所述球碗主体的所述另一方的开口部插入到该球碗主体的内部;以及焊接工序,在该焊接工序中,将所述销部从所述球碗主体的所述一方的开口部侧焊接于已插入在所述球碗主体的内部的所述球部。
对于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球节的制造方法,在第一方面所记载的球节的制造方法中,在焊接工序中,使已插入在球碗主体的内部的球部的一部分从所述球碗主体的一方的开口部突出至外部,在该突出的位置处,将销部从所述球碗主体的所述一方的开口部侧焊接于所述球部。
对于第三方面所记载的球节的制造方法,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球节的制造方法中,球部和销部由彼此不同的材质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索密克石川,未经株式会社索密克石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0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