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模通信耳机及其接听来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4922.4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碧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和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0 | 分类号: | H04M1/60;H04M1/725;H04W88/0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萨摩亚*** | 国省代码: | 萨摩亚;W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通信 耳机 及其 接听 来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模通信耳机及其接听来电的方法,尤指一种整合双通信模块的耳机,及其利用双通信模块接听来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被使用的通信方式,主要采用手机通信与市话通信二种,而此种通信分别独立运作。因此,使用者使用手机接听来电时,将无法同时接听市话来电。相反的,如果使用者使用市话接听来电时,也将无法同时使用手机接听来电。
参照图1。图1为传统无线电话机组的外观示意图。无线电话机组1主要用在市话通信上,其通常由一无线拨号话机12与一通信基座14搭配组合,无线拨号话机12和通信基座14之间是以数字增强型无线通信(Digital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DECT)技术进行无线连结,同时,通信基座14与一公众电话网络16通信连结,如此,使用者将可以手持无线拨号话机12进行无线市话通信。然而,无线拨号话机12虽具有无线功能,但是使用者长久手持话机,将会导致手臂酸疼而无法长久通话。
参考图2。图2为传统蓝牙耳机与蓝牙手机的通信架构图。蓝牙手机20与蓝牙耳机22主要用在手机通信上,通过蓝牙通信技术将蓝牙手机20的来电语音讯息24无线传输至蓝牙耳机22,且将欲传送的语音讯息26透过蓝牙耳机22以蓝牙通信技术无线传输至蓝牙手机20而进行双向语音传输。如此,使用者可在各种场所以免持听筒方式接听电话。
虽然,蓝牙耳机22可以达到免持接听的好处,但是其只能与蓝牙手机20进行双向语音传输,并无法进行市话通信。因此,使用者无法通过蓝牙耳机22接听市话,并于使用蓝牙耳机22进行手机通信时,造成市话来电遗漏接听的情形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通信耳机,其是可以同时监测远程蓝牙装置的来电与市话装置的来电,并且利用蓝牙无线通信与数字增强型无线通信的技术以与远程进行双方通信或三方通信。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模通信耳机用以与一第一远程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与一第二远程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双模通信耳机包括一第一通信模块、一第二通信模块、一麦克风、一扬声器及一微处理器。其中,第一通信模块用以与第一远程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于第一远程装置接收来电时输出一第一来电信号。第二通信模块用以与第二远程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于第二远程装置接收来电时输出一第二来电信号。麦克风,用以输出一回复信号。
其中,微处理器耦接于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麦克风及扬声器,其是受控于一第一控制信号,以将第一来电信号或第二来电信号送至扬声器,以及将回复信号经第一通信模块无线传送至第一远程装置或将回复信号经第二通信模块无线传送至第二远程装置。
另外,微处理器更受控于一第二控制信号,以将第一来电信号与第二来电信号同时送至扬声器,并将回复信号同时经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无线传送至第一远程装置与第二远程装置。
综上所述,使用者仅需使用本实施例的双模通信耳机,即可以在二种不同网络系统环境中,选择接听其中一种网络系统的来电,以进行双方通话,或是,同时接听两种不同网络系统的来电,并且作为两种不同网络系统之间的沟通桥梁,以进行三方通话。如此,本实施例的双模通信耳机带给使用者在室内通话上更为便利,更不会遗漏任何一通来电。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无线电话机组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传统蓝牙耳机与蓝牙手机的通信架构图;
图3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环境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闩锁机制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模通信耳机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操作范围示意图;及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模通信耳机接听来电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符号说明
无线电话机组1 无线拨号话机12
通信基座14 公众电话网络16
蓝牙手机20 来电语音讯息24
蓝牙耳机22 欲传送的语音讯息26
双模通信耳机3 蓝牙通信模块31
数字增强型(DECT)通信模块32 微处理器33
麦克风34 扬声器35
第一通话键36 第二通话键37
音量调整键38 耳机壳体3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和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和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9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保险丝的摇臂开关单元
- 下一篇:一种基于网上银行的代理业务支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