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84660.1 | 申请日: | 201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田秀直;大内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F21V8/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于英慧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LED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薄型且降低了功耗的TV等中使用的较大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呈矩阵状形成有像素电极及薄膜晶体管(TFT)等的TFT基板、和与TFT基板相对地在TFT基板的像素电极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滤色器等的对置基板,在TFT基板与对置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并且,通过按每个像素基于液晶分子控制光的透射率而形成图像。
液晶显示装置由于能制作成轻薄型,所以被用于各种领域。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所以在液晶显示板的背面配置有背光源。电视机等较大画面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开始使用荧光管作为背光源。但是,根据要使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薄型化或者要扩展颜色的显示区域等要求,开始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
背光源的光源配置,有在液晶显示板的正下方配置光源的直下型方式、和在导光板的侧面配置光源的侧光型方式,在较大画面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获得画面的亮度,往往使用直下型光源。
以往盛行阴极射线管TV等,但在TV等用途中未必需要使画面的明亮度均匀,可使周边的亮度小于中央的亮度。WO2004/038283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构成:使用荧光管作为直下型背光源的光源,使形成于反射面的光点图形的密度在中央和周边发生变化,从而使画面周边部的亮度小于画面中央部的亮度。而且,WO2004/038283号公报中还记载有使用LED作为直下型背光源的光源并通过根据位置改变LED的密度来调整画面的亮度的结构。
日本特开2002-75038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较小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侧光方式的背光源,通过使配置于导光板的侧面LED的密度在侧面的中央附近和周边附近发生变化来调整画面的亮度。
日本特开2001-93321号公报中记载了在侧光方式的导光板中沿着第一方向形成无接缝的多个导光板的结构。日本特开2001-93321号公报所记载的导光板成为在与第一方向成直角的第二方向连续的1个导光板。
发明内容
直下型背光源能容易地增大画面的明亮度,但是很难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图39是具有将光源取为LED的直下型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在后盖90上配置有LED30。在直下型背光源中使用漫射板60、漫射片等,但在图39中被省略。
在图39中,从LED30的底部到液晶显示板的下侧的距离d需要25mm~35mm左右。在图39中,在使LED30的间距P为恒定的状态下,当减小液晶显示板10与LED30之间的距离d时会产生亮度不均。为了不产生亮度不均,就需要在减小距离d时减小LED30的间距P。但是,要减小LED30的间距P,就需要增加LED30的数量,这在制造成本方面成为问题。
图40是侧光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0中,在后盖90上配置有导光板50,在导光板50的侧面配置有LED30。来自LED30的光通过导光板50而朝向液晶显示板10的方向。实际上,在液晶显示板10与导光板50之间存在漫射片等,但在图40中被省略。
在图40中,从导光板50的下侧到液晶显示板10的下侧的距离d为10~15mm,与采用直下型背光源时相比,该距离能够减小。但是,由于从导光板50的侧面射入LED30的光,所以与采用直下型的情况相比,光的利用效率降低。为了使用图40所示的侧光型来得到与直下型相同的画面亮度,与直下型时相比必须增加LED30的数量。
例如,在画面为42英寸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得到预定的亮度,在采用直下型背光源时需要设置500个LED30。对应于此,为了以相同的画面得到相同的亮度,在使用侧光型背光源的情况下需要使用700个LED30。也就是说,在侧光方式下能够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但必须增加LED30的数量,而且LED30的功耗也增多。
本发明的课题是与直下型背光源相比既不增加LED的数量也不增加功耗而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源包括:呈矩阵状配置有矩形的导光板块的矩形的导光板;和与各导光板块对应而配置的光源,其构成为: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射入各导光板块并通过各导光板块向上述液晶显示板射出,从上述导光板的中央的上述导光板块射出的光的强度大于从上述导光板的周边部的上述导光板块射出的光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